[实用新型]制冷机的油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7742.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光;哈今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F04C29/00;F04C28/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三通阀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制冷机 温度感应器 回油管道 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 热回收系统 出油管道 入油口 油泵 技术要点 热能回收 依次连接 油分离器 出油管 电连接 副出口 温水管 主出口 回油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机的油热回收系统,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油分离器、出油管道、回油管道和油泵,所述出油管道出口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冷机,所述回油管道进口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冷机,还包括导温水管,所述出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温度感应器、调温三通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回油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油口、第一换热器出油口、调温三通阀的直进口、调温三通阀的主出口、第二换热器的入油口和第二换热器的出油口,所述调温三通阀的副出口连接于第二换热器出油口的一侧,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调温三通阀与第一换热器之间,所述温度感应器电连接调温三通阀。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利用回油热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制冷机的油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机具有作为高速旋转体的压缩机,在压缩机中设置有支承旋转体的轴承。在制冷机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轴承相溶性的油,来维持润滑。
目前,公告号为CN2018523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电控系统、制冷系统、水路系统、油路系统和气路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方的冷凝风机,和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油冷却器以及压缩机;所述水路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及进出水管;所述油路系统和所述气路系统均包含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水箱内,并通过所述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制冷机油路装置,油路内的油在进入制冷机后,受到制冷机的热传递温度上升,若直接将油路内的油通回进油分分离器内,将导致热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机的油热回收系统,其具有有效利用回油热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冷机的油热回收系统,包括油分离器、出油管道、回油管道和油泵,所述出油管道出口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冷机,所述回油管道进口的一端用于连接制冷机,还包括导温水管,所述出油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温度感应器、调温三通阀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包括入油口、出油口、入水口和出水口;调温三通阀包括直进口、主出口和副出口,所述导温水管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入水口、第二换热器的出水口、第一换热器的入水口和第一换热器的出水口;所述回油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入油口、第一换热器出油口、调温三通阀的直进口、调温三通阀的主出口、第二换热器的入油口和第二换热器的出油口,所述调温三通阀的副出口连接于第二换热器出油口的一侧,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调温三通阀与第一换热器之间,所述温度感应器电连接调温三通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分离器内的油经过出油管道进入到压缩机内润滑,受压缩机加热;通过在回油管道通过第一换热器,将油的热量传递给导温水管内的水;当温度感应器检测从第一换热器中流出的油温低于预设值,可以关闭调温三通阀,加快油的循环;当温度感应器检测从第一换热器中流出的油温高于预设的温度,可以打开调温三通阀,使得换热的油再经过第二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而二次换热的导温水管串联于一次导温水管的前端,实现对导温水管内水的预热;实现对油温的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流量小于第一换热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流量设置成小于第一换热器的,使得的第二换热器的整体长度不会过长,在能够较充分利用回油热量的同时加快回油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流量为第一换热器的1/4至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流量为第一换热器的1/4至1/2,处于既能够实现回油较充分利用回油热量且加快回油速度的较优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油管路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后端连接有油冷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铸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7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全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