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电线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6015.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马林;陈广生;于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吴元元 |
地址: | 154005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盒 上盒体 本实用新型 电线槽盒 开孔结构 通孔组 穿过 孔洞 两侧设置 密封连接 通孔结构 供电线 穿孔 自燃 沉积 优选 积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电线槽盒,包括上盒体和下部托盒,上盒体和下部托盒之间形成密封连接,上盒体两侧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孔,下部托盒两侧设有可使灰尘穿过的开孔结构,优选开孔结构包括位于下部托盒左侧的第一通孔组和位于下部托盒右侧的第二通孔组。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下部托盒两侧设置通孔结构,既方便吸灰,又能够让进入的少量积粉透过孔洞漏走,不易沉积,也不容易积聚热量引起积粉自燃,起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电线槽盒,属于电缆连接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槽盒主要用于电缆的连接,通常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并投入使用,原有现场电缆槽盒的结构基本为上下部形成密封,但随着老化而破损,密封不再严密,煤粉、灰尘易进入槽盒内部,长时间积聚,会有引起火灾危险。尽管电厂会定期进行清理槽盒,但每次需拆开进行吸灰清扫,工作量大,特别是燃用褐煤期间,工作量更会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式电线槽盒,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式电线槽盒包括上盒体和下部托盒,所述上盒体和下部托盒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上盒体两侧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孔,所述下部托盒两侧设有可使灰尘穿过的开孔结构。
前述的新式电线槽盒,所述开孔结构包括位于下部托盒左侧的第一通孔组和位于下部托盒右侧的第二通孔组。
前述的新式电线槽盒,所述开孔结构包括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组的第一连接板,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组的第二连接板,以及位于下部托盒左侧的第一连接方孔,和位于下部托盒右侧的第二连接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方孔形成卡接,从而封闭第一连接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方孔形成卡接,从而封闭第二连接方孔。
前述的新式电线槽盒,所述第一通孔组以及第二通孔组中的通孔的径向截面形状呈外大内小的锥形孔结构,且所述每个锥形孔结构外侧均粘设有一用于吸附灰尘的吸附环。
前述的新式电线槽盒,所述第一通孔组4以及第二通孔组5中的通孔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下部托盒两侧设置通孔结构,既方便吸灰,又能够让进入的少量积粉透过孔洞漏走,不易沉积,也不容易积聚热量引起积粉自燃,起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带通孔的连接板结构和下部托盒两侧形成粘接,便于拆卸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盒体,2-下部托盒,3-穿孔,4-第一通孔组,5-第二通孔组,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第一连接方孔,9-第二连接方孔;10-锥形孔结构;11-吸附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由图1可知,一种新式电线槽盒,包括上盒体1和下部托盒2,上盒体1和下部托盒2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在上盒体1两侧设有可供电线穿过的穿孔3,并且在下部托盒2两侧设有可使灰尘穿过的开孔结构。由图2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1的开孔结构包括:位于下部托盒2左侧的第一通孔组4和位于下部托盒2右侧的第二通孔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6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壁波纹管的伸缩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机架的新型纵向理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