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车站围护桩间模筑混凝土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6006.1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3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穆秋胜;裴如鹏;尚武孝;徐建宁;曾凡福;吴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护桩 植入 模筑混凝土 钢筋网片 钢筋 地铁车站 间模 混凝土 密实 本实用新型 分段安装 焊接固定 上下两层 斜向放置 侧拉筋 海绵条 锚固剂 敷设 分层 挂接 两排 锚固 竖直 钢管 堵塞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围护桩间模筑混凝土的结构,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的一侧植入有钢筋,每根围护桩植入两排钢筋;钢筋植入围护桩的部分通过锚固剂与围护桩锚固;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的一侧敷设第一钢筋网片,第一钢筋网片挂接在植入围护桩的钢筋上,并与之焊接固定;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一侧设置模板,模板与第一钢筋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并且模板通过单侧拉筋的加固方式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模板远离围护桩的一侧通过斜向放置的钢管将模板与地面进行支撑;模板朝向地面的一侧采用海绵条堵塞密实;模板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采用分层和分段安装;并且上下两层模板之间留有一定缝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围护桩间模筑混凝土的结构。
背景技术
有些地铁区间在施工阶段采用明挖(局部盖挖)顺筑法施工,基坑支护体系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内支撑体系,坑内桩间原设计采强喷射混凝土和钢筋网片作为初支体系。初支体系为车站防水体系的第一道防水措施。
车站的防水等级设计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止水帷幕+内支撑体系,开挖时采用坑内降水,桩间需要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主体施工前需要进行砂浆找平后铺设防水层。该工艺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1)喷射混凝土基面需二次找平,影响主体施工进度;
2)找平层容易掉块影响防水层铺设质量;
3)挂网喷射混凝土受密实度影响,自身孔洞较多,易出现渗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围护桩间模筑混凝土的结构,提高初支体系的防、止水效果,简化防水基面砂浆找平工艺,消除找平层掉块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围护桩间模筑混凝土的结构,包括围护桩和模板;
所述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的一侧植入有钢筋,每根围护桩植入两排钢筋;钢筋植入围护桩的部分通过锚固剂与围护桩锚固;
所述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的一侧敷设第一钢筋网片,所述第一钢筋网片挂接在植入围护桩的钢筋上,并与之焊接固定;
所述围护桩朝向模筑混凝土一侧设置模板,所述模板与第一钢筋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并且所述模板通过单侧拉筋的加固方式与围护桩固定连接;所述模板远离围护桩的一侧通过斜向放置的钢管将模板与地面进行支撑;所述模板朝向地面的一侧采用海绵条堵塞密实;所述模板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采用分层和分段安装;并且上下两层模板之间留有一定缝隙。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排钢筋中排间距为50cm,每一排中相邻两根钢筋的间距也为50cm;所述钢筋植入围护桩的深度为30cm。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第二钢筋网片分别采用直径6.5mm的钢筋按间距150mm进行焊接固定而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模筑混凝土密实度高,自防水性能优于喷射混凝土;
2)外观质量可控,线型顺直,基面平整,利于防水板敷设;
3)钢围檩及钢支撑安装顺直,标高及轴线位置控制较好,围檩背后无脱空现象,基坑支撑安全系数较高;
4)模筑面平顺,减少抹面工序,降低施工成本;
5)模筑混凝土较喷射砼(回弹量)浇筑时材料无浪费,降低材料浪费,降低材料成本;
6)模筑混凝土根据浇筑速度可运输4~8方,较喷射砼每次只能运输2~4方,减少了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60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