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位热伏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85287.9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和平;莫思特;李碧雄;邓建辉;高明忠;吴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装置 导热管 加固管 高温流体通道 发电机单元 导体 内层绝缘 发电管 内层 热端 正极 本实用新型 串并联方式 负极 低温环境 发电单元 高温流体 输出电能 外层绝缘 并联 排布 串联 | ||
1.一种原位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以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连接的原位热伏发电机单元(100),所述原位热伏发电机单元(100)包括由外至内依次排布的外层加固管(110)、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以及内层加固管(150),所述内层加固管(150)内部为高温流体通道,所述热伏发电管包括与所述内层绝缘导热管(140)直接接触的管状热端导体(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外侧的正极热伏材料(160)和负极热伏材料(170),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板式结构热伏发电管、轴向并联结构热伏发电管或轴向串联结构热伏发电管中的一种;所述外层加固管(110)、内层加固管(150)由导热且抗压、抗拉能力的材料制作;所述外层绝缘导热管(12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由绝缘且导热的材料制作;热端导体(131)由导电的材料制作;当所述原位热伏发电机单元放置于低温环境中,并有高温流体通入高温流体通道时,所述原位热伏发电装置将输出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热伏发电机单元(100)还包括与所述外层加固管(110)两端固定连接的主体盖板(180),所述主体盖板(180)与所述外层加固管(1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90),所述主体盖板(180)的外径与外层加固管(110)的外径相同,所述主体盖板(180)的内径大于内层加固管(150)的外径,所述主体盖板(180)上设置有正极导线引出孔(181)和负极导线引出孔(182);所述主体盖板(180)上设置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主体盖板(180)安装在外层加固管(110)上,并保证外层绝缘导热管(120)、热伏发电管(130)、内层绝缘导热管(140) 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位热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热伏发电管(130)为板式结构热伏发电管时,所述热伏发电管(130)还包括从所述正极导线引出孔(181)引出的正极输出端子(132),从所述负极导线引出孔(182)引出的负极输出端子(133),与所述正极输出端子(132)短路连接的板式正极(134),与所述负极输出端子(133)短路连接的板式负极(135);所述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内侧均匀焊接在所述管状热端导体(131)的外侧弧形面板上,所述正极热伏材料(160)的外侧则焊接在所述板式正极(134)内侧弧形面板上;所述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内侧均匀焊接在管状热端导体(131)的外侧另一弧形面板上,所述负极热伏材料(170)的外侧则焊接在板式负极(135)的内侧弧形面板上,所述板式正极(134)与板式负极(135)之间绝缘设置;所述板式正极(134)与板式负极(135)均为导电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52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层交错式热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藻光伏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