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312.X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韦萍萍;胡亮;苏应娟;杨琼;李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幼树 藤本植物 藤本类植物 缠绕 抚育 障碍物 薇甘菊 草质 本实用新型 空心圆盘 绕过 空间资源 生物学特性 造林成本 减小 茎干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该装置包括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的半径大于藤本植物缠绕回旋绕过障碍物的半径;本实用新型利用薇甘菊及草质藤本类植物自身茎干支持高度和回旋绕过障碍物半径有限的生物学特性,设置了大茎级障碍物阻止薇甘菊及草质藤本类植物缠绕幼树,从而达到抚育幼树的目的;该装置不仅有效遏制薇甘菊及草质藤本类植物对目标幼树阳光和空间资源的竞争,还可以减小人工抚育措施的频率和强度,节约造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养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覆盖率的要求不断上升,使得全国范围内的造林工作日益增多,生态环保和绿色生活成为大众热门的诉求。众所周知,造林不是简单的栽树过程,还需要后期苗木的抚育和维护,而且后期抚育和维护所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要远超种植树木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
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外来入侵藤本薇甘菊的危害,森林退化严重,研究者们发现植物群落改造技术可以长期有效的控制薇甘菊的蔓延和危害,使当地森林植被得到恢复,然而,在实际植物群落改造技术实施过程中,也常常遇到与其他造林工程一样的困扰,如由于薇甘菊和草本的生长速度较快,为保障群落改造苗木生长到能够对抗其他干扰植物的影响至少需要2~3个生长季的抚育期。另外,目前造林幼苗的抚育主要是通过人工清除的手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资源,成本较大,大面积推广困难。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防止薇甘菊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利用薇甘菊及其类似草质藤本自支持高度有限和回旋绕过障碍物半径有限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通过在幼树树干上设置大茎级障碍物阻止薇甘菊缠绕幼树,达到抚育幼树的目的,同时解决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清理进行群落改造幼树抚育耗费成本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包括空心圆盘,所述空心圆盘的半径大于藤本植物缠绕回旋绕过障碍物的半径。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阻止藤本植物缠绕的幼树抚育装置,包括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中空圆柱体外径相等的空心圆柱体,以及内径大于或等于中空圆柱体外径的空心圆盘;所述中空圆柱体依次穿过空心圆柱体和空心圆盘的内径;中空圆柱体和空心圆盘分别与空心圆柱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空心圆盘的半径大于藤本植物缠绕回旋绕过障碍物的半径。
本装置中,中空圆柱体用于固定在待抚育的幼树上,空心圆柱体用于将空心圆盘和中空圆柱体固定,空心圆盘用于阻挡薇甘菊及其他藤本植物缠绕回旋绕过空心圆盘。
优选地,所述中空圆柱体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中空半圆柱体组成。
优选地,所述空圆柱体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中空半圆柱体通过可拆卸的方式组成。
优选地,所述两个中空半圆柱体连接处设有可调节间隙的第一连接机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为扣式、粘式或者弹性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中空半圆柱体之间为弹性连接,可随着幼树的生长,自动调节大小。
优选地,所述中空半圆柱体外壁各设有卡槽,以方便中空圆柱体与空心圆柱体牢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心圆柱体由两个完全相同的空心半圆柱体组成。
优选地,所述空心半圆柱体内壁各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扣,两个空心半圆柱体连接处设有可调节间隙的的第二连接机构,以将中空圆柱体与空心圆柱体牢固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机构为扣式、粘式或者弹性连接,以将中空圆柱体和空心圆盘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