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243.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艾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8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塞 滚动轴承 棒体 本实用新型 环形夹子 艾灸棒 左开口 开口 连体手柄 手柄 艾条夹 传统的 滤灰网 艾灸 省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上设有艾灸孔,棒体两侧设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上设置有左固定塞,右开口上设置有右固定塞,左固定塞一侧设有滤灰网,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右固定塞一侧设有艾条夹,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左固定塞和右固定塞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有环形夹子。本实用新型用环形夹子手柄代替传统的连体手柄,可方便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而且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艾灸棒。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运用艾条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艾灸棒作为艾灸疗法中的一种重要的器具对艾灸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传统的艾灸棒都连带手柄,大多为圆形直筒状,在使用时比较费力,对于背部等身体其他部位,无法自行艾灸,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艾灸棒,可方便作用于身体各个部位,而且省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艾灸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上设有艾灸孔,棒体两侧设有左开口和右开口,左开口上设置有左固定塞,右开口上设置有右固定塞,左固定塞一侧设有滤灰网,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右固定塞一侧设有艾条夹,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左固定塞和右固定塞通过滚动轴承连接有环形夹子。
优选的,所述棒体呈中间凹陷的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环形夹子一端设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棒体表面设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塞和棒体可拆卸连接,右固定塞和棒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夹子和滚动轴承之间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夹子代替传统的连体手柄,连接艾灸棒两侧的滚动轴承,使艾灸棒可操作距离更大,使用更省力,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右固定塞的主视图;
图4为左固定塞的左视图。
图中,1-棒体,11-左开口,12-右开口,2-艾灸孔,31-左固定塞,32-右固定塞,4-滤灰网,5-艾条夹,6-滚动轴承,7-环形夹子,8-手柄,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棒,包括棒体1,所述棒体1上设有艾灸孔2,棒体1两侧设有左开口11和右开口12,左开口11上设置有左固定塞31,右开口12上设置有右固定塞32,左固定塞31一侧设有滤灰网4,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6,右固定塞32一侧设有艾条夹5,另一侧设有滚动轴承6,左固定塞31和右固定塞32通过滚动轴承6连接有环形夹子7,使得棒体1可在身体部位上滚动艾灸,棒体1呈中间凹陷的圆柱状,中间凹陷更加贴合人体皮肤,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环形夹子7一端设有手柄8,棒体1表面设有凸起9,凸起可用于对身体表面按摩和刮痧,所述左固定塞31和棒体1可拆卸连接,右固定塞32和棒体1可拆卸连接,环形夹子7和滚动轴承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对内部的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艾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艾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点燃耳灸艾炭片的点燃器
- 下一篇:一种枪式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