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油田集输管道的液液旋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219.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毕海胜;贠智强;赵森;张兴;张庆雷;范军领;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38 | 分类号: | 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叶片 转轴 旋转支座 集输管道 旋流分离 旋流装置 一端连接 轴承安装 液液 油水 叶片 圆锥滚子轴承 油田 本实用新型 油水混合液 多段结构 管道输送 流动状态 轴承连接 自身压力 叶片数 减小 母线 内圈 水环 正交 准线 包围 原油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油田集输管道的液液旋流装置,包括用于油水旋流分离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中心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轴承连接,其中轴承安装于旋转支座的中心,旋转支座固定于管道上。管道内油水混合液在自身压力作用下使得导流叶片旋转,实现油水的旋流分离,形成外圈水环包围内圈原油的特殊流动状态,减小了管道输送的摩阻。其中,导流叶片1选用正交母线型叶片,叶片数为4,叶片内外准线的出口角度为15°,导流叶片中心与转轴3的一端连接,转轴为多段结构,材料为45号钢,转轴另一端与圆锥滚子轴承3连接,其中轴承安装在旋转支座4的中心。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适用性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输送管道内部的旋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油田集输管道的液液旋流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是我国最重要能源之一,油气集输工艺与技术在石油资源利用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一方面,我国原油具有典型的高凝点、高黏度和高含蜡的“三高”特性,采出原油品质相对较差,高黏易凝原油大大增加了管道输送的难度,高黏易凝原油的安全经济管道输送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油气田开采相继进入中后期,常采用注水驱油、注蒸汽驱油等方法来提高油气藏采收率,这些方法又直接导致油气田采出液的含水率逐渐增加;基于此,油田集输管道采用液液旋流分离装置,利用油水混合液出井口后富余压力推动旋流装置导流叶片旋转,实现油水的旋流分离,在管道内形成外圈水环包围内圈原油的特殊流动状态,大大减小了管道输送的摩擦阻力,使其成为一种解决高黏易凝原油安全经济管输的可行方案,提高油田原油集输管道的输送效率。而当前,国外基于旋流技术,成功开发了井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实践表明,这种井下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具有较高的分流比和分离效率。旋流分离技术作为一项高效的多相分离技术,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利用两相或多相介质间的密度差来实现流体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适用性广且节能高效的一种用于油田集输管道的液液旋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油田集输管道的液液旋流装置,包括用于旋流分离油水的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中心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轴承连接,其中轴承安装在旋转支座的中心,所述旋转支座固定于管道上。
其中,所述导流叶片选用正交母线型叶片,叶片数为4,叶片内外准线的出口角度为15°。
所述转轴设计为多段结构,材料选用45号钢,进行调质处理。
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旋转支座固定于管道上,用于支撑轴承使导流叶片做旋转运动,实现对油水的旋流分离,形成管道内外圈水环包围内圈原油的特殊流动状态,大大减小了管输的摩擦阻力。
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油田集输管道内部,油水混合液出井口后靠自身富余压力,推动旋流装置的导流叶片旋转,导流叶片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不同的液体会自行分离,密度大的液体会旋流在外圈,密度小的液体会在内圈旋流,从而实现对油水的旋流分离。因此在集输管道内部,水环绕管壁周围向前流动,原油在管道中心向前流动,从而减小原油输送时的摩擦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拆装,节能降耗,适用性广;内部采用正交母线型导流叶片通过转轴与旋转支座连接,依靠流体自身富余压力驱动,针对不同管径的原油管道,当管道内原油压力达到一定时,均可实现油水的旋流分离,在管道内形成外圈水环包围内圈原油的特殊流动状态,大大减小了管道输送的摩擦阻力,提高油田原油集输管道输送安全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叶片;2、转轴;3、轴承;4、旋转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舱底水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血清分离胶注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