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软吊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3113.9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宸睿;张锦芳;成健;许立兵;宋海龙;曹伟;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兴轮绳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体 吊环 本实用新型 安全标记 环眼 尼龙绳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编织 打结 吊索 吊装作业 工作安全 有效识别 制作方便 球形结 安全 护套 绳端 建筑工程 吊装 选材 金属 贯穿 节约 替代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软吊环,涉及建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一端设有环眼扣,所述绳体的另一端设有绳端球形结,所述绳体的内部设有安全标记绳,所述安全标记绳的一端贯穿绳体,所述绳体的中部外侧套有吊环护套。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安全软吊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B:编织、C:环眼、D:打结、E:标记、F:安装、G: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十二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十二股尼龙绳编织而成,结构简单,材料易取,节约成本,避免资源浪费,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制作方便,易操作,可替代金属吊索具进行特殊空间和环境进行吊装作业,并对其吊装工作安全状态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软吊环。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用到吊环,现有技术中的吊环大多由金属材料制成,这种吊环在生产时不仅不便制成,而且成本高,占用工程经费,在使用时,不能变形,受特殊环境限制,影响使用效果。
因此,提出一种安全软吊环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软吊环,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吊环不便制成和使用受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安全软吊环,包括绳体,所述绳体的一端设有环眼扣,所述绳体的另一端设有绳端球形结,所述绳体的内部设有安全标记绳,所述安全标记绳的一端贯穿绳体,所述绳体的中部外侧套有吊环护套。
可选的,所述绳体采用十二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编织而成;
所述安全标记绳采用十二股直径为3-5mm的黄色尼龙绳编织而成。
可选的,所述吊环护套的直径与绳体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吊环护套的长度等于绳体中部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安全标记绳的长度为8-12cm,并在8-12cm处将安全标记绳打结处理。
一种安全软吊环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材:选取十二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十二股直径为3-5mm的黄色尼龙绳和一条涤纶护套;
B:编织:将十二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编织,形成绳体,再将十二股直径3-5mm的黄色尼龙绳进行编织,形成安全标记绳;
C:环眼:将绳体进行对折,在对折处余出一段距离,形成环眼扣,将对折后的绳体的中间部位进行编织,然后在绳体的另一端留出两个并列分开的绳端;
D:打结:由于十二股绳缩短花距可形成中空形绳索,将安全标记绳放在绳体的中空部位,使安全标记绳的一端与绳体的两个绳端平齐,将两个并列分开的绳端和安全标记绳进行打结,形成绳端球形结;
E:标记:将安全标记绳的另一端拉紧,测出8-12cm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处进行打结;
F:安装:量取与绳体的中间部分长度相同的一端涤纶护套并剪断,形成吊环护套,然后将吊环护套套在绳体外侧;
G:使用:将环眼扣插入绳体部分拉出放大环眼扣孔径,将绳端球形结通过后拉紧,环眼扣缩小,绳端球形结无法通过环眼扣并滑脱。
可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环眼扣孔径不可超过绳体直径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兴轮绳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兴轮绳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3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