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1158.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涛;曹志昌;童辉;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C04B4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构件 钢模 养生 保温 本实用新型 保温织物 保温层 加热带 保温效果 热量流失 布设 顶面 涂覆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底部及侧部挡设有钢模,所述保温养生结构包括:布设于所述钢模外侧的加热带;涂覆于所述钢模外侧的保温层;以及包裹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顶面及所述钢模侧部的保温织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加热带实现加热,进而通过保温层和保温织物防止热量流失,从而较佳的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作为冬季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其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也出现了多种形式,其最主要的形式是混凝土构件的包裹形式和发热形式。现大多采用电热毯包裹或采用煤炉养生,保温效果较差,而且存在失火、漏电、煤气中毒等不安全因素,并且煤炉养生可能对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污染和对大气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保温效果差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底部及侧部挡设有钢模,所述保温养生结构包括:
布设于所述钢模外侧的加热带;
涂覆于所述钢模外侧的保温层;以及
包裹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顶面及所述钢模侧部的保温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加热带实现加热,进而通过保温层和保温织物防止热量流失,从而较佳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带埋于所述保温层靠近所述钢模的一侧,所述保温织物覆盖于所述保温层远离所述钢模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带呈螺旋状布设于所述钢模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两圈加热带之间的间距为200mm。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带为纳米阻燃伴热带。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通过保温材料凝固形成,且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00mm。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织物为棉被。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保温织物上表面的塑料膜。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包裹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顶面及所述钢模侧部的土工织物。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土工织物为一布一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适用于冬季对未凝固混凝土构件进行保温养生,且具备较佳的保温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保温效果差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保温养生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浇筑的混凝土构件10为高墩盖梁,如图1和图2所示,该高墩盖梁的底部及侧部挡设有钢模11,且该高墩盖梁底部的两侧为倾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1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