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低温受热面的燃用高钠煤锅炉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2080446.6 申请日: 2018-12-11
公开(公告)号: CN209524532U 公开(公告)日: 2019-10-22
发明(设计)人: 吕海生;王凤阳;张茂龙;江建忠;肖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3J15/06 分类号: F23J15/06;F23J3/02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锅炉尾部烟道 受热面管 煤锅炉 受热面 高钠 对流受热面 高温过热器 受热 清灰片 本实用新型 受热面结渣 驱动装置 烟气流通 积灰 套接 转动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低温受热面的燃用高钠煤锅炉系统,包括锅炉尾部烟道以及布置于锅炉尾部烟道内的高温过热器、低温受热面及对流受热面,其中,高温过热器、低温受热面及对流受热面沿烟气流通的方向依次分布;所述低温受热面包括低温受热面管、套接于低温受热面管上的清灰片以及用于带动清灰片转动的驱动装置,低温受热面管设置于锅炉尾部烟道内,该系统能够有效使得燃用高钠煤锅炉免受低温受热面结渣积灰、汽温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用高钠煤锅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低温受热面的燃用高钠煤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新疆准东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吨,目前已实际探明储量2136亿吨。

煤中矿物质是除水分以外所有无机物质的总称,主要以Si、Al为主, Fe、Ca、Mg、Na、K等元素为辅的化合物组成,这些无机矿物元素在煤的热转化利用过程中是导致结渣、积灰的主要元素。准东煤炭钠含量高(2-12%)是造成准东煤炭在锅炉燃用过程中易积灰、结渣的主要原因,是准东煤炭大范围开辟利用的瓶颈。

钠一般主要以黏土矿物、硅酸盐、沸石、岩盐形式存在,有时以有机态形式存在于煤中。在高温燃烧环境下(一般认为是900℃以上),碱金属及相关无机元素在炉膛内形成熔融灰或进入气相,最终以钠蒸气和飞灰的形式粘结于受热面上,导致换热效率降低,堵塞烟气通道,甚至造成受热面严重腐蚀。若烟气急冷低于550℃时,碱金属蒸气大部分附着于飞灰颗粒上,飞灰粘性显著降低,不会再出现上述问题,将使得燃用高钠煤锅炉的运行可靠性及可用率显著提高。

因此,若高钠煤作为动力用煤燃烧转化利用,研究开发燃用高钠煤的锅炉低温受热面及相关的关键技术是当前的首要选择。

国内在高钠煤作为动力用煤方面已经进行了尝试,在准东地区和新疆米东地区建设了燃用高钠煤的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但运行中存在一些难以根治解决的问题,简述如下:

1)水冷壁结渣。炉内吹灰器频繁吹灰,冲刷水冷壁造成水冷壁减薄爆管,大量较大的渣块瞬间脱落,掉入炉底水封装置,导致水封装置内存水被炽热焦渣冲击、汽化,大量的蒸汽造成炉膛燃烧波动和灭火。

2)高温过热器、高低温再热器管腐蚀严重。并造成泄漏,不得不大量换管。

3)高温过热器、高低温再热器受热面沾污积灰、磨损严重。即使高温过热器管子节距S1与S2分别是200mm和89mm,高低温再热器管子节距S1与S2分别是100mm与80.8mm,仍有部分受热面管间空间完全被堵死。同时,由于对流受热面大量堵灰,形成烟气走廊,烟气冲刷造成高温再热器、高低温过热器磨损泄漏。

4)因对流受热面沾污积灰严重,主、再热汽温达不到设计额定值。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高钠煤作为动力用煤的应用,开发一种切实可行的适用于燃用高钠煤锅炉的低温受热面和关键设备迫在眉睫。

美国高钠煤储量也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美国北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B&W公司和美国南方公司等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高钠煤清洁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工程示范工作,远远走在了我国之前。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主要致力于煤中钠赋存、生成和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和实验;B&W公司在燃用高钠煤锅炉设计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制出了燃用高钠煤的700MW煤粉炉,工程示范于北德克他州电厂,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增加尾部烟道尺寸和对流受热面管间距,并采取特殊吹灰器,减轻对流受热面沾污、结渣的状况;美国南方公司开发设计了气化床气化炉,在高钠煤气化方面也积累了一些设计经验,由其设计建于我国广东东莞的气化床气化炉尚未投入运行。

除在高钠煤工业利用装置方面的研究之外,国外也在其他预处理,如采用水和对钠有高亲和力的液体(草酸等)洗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在常温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去除煤中的钠,这些技术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工业应用,一方面因为技术不成熟,更重要的原因是生产成本太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0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