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9062.2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2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邓浙锋;单单;张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管体 第二管 声测管 外套管 两段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检测 工具领域 管体连接 技术效果 螺纹连接 密封连接 施工安装 手动旋转 现场安装 灌注桩 密封盖 内套管 堵管 管径 漏浆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测管,涉及对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用的工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邻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由管接头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密封,所述管接头包括:内套管、第一外套管和第二外套管,技术效果是,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利用管接头实现对接,无需改变管体的结构,利用管接头对后避免出现漏浆堵管的现象,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对接时,手动旋转,施工安装非常方便,降低了现场安装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灌注桩进行超声波检测用的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声测管。
背景技术
建筑物基础施工中,对于桩基的检测,规范要求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的质量。声测管是预埋在灌注桩内供超声波检测时,设备的探头进入桩身内部的的通道。
目前常用的声测管主要是钢管,由于无缝钢管成本太高,大多采用的又是焊接钢管。采用钢制声测管有如下缺点 :1、由于钢管密度较大、重量较重,工人现场施工的强度大。2、焊接钢管生锈后,焊缝处在承压的情况下容易破裂,造成漏水、堵管的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也有发明一些通过组合构成的塑料声测管,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 CB201096750Y,名称为桩基超声波检测管,包括底管和若干个节接管,还包括锁紧螺母和密封圈,在所述底管的上端连接有底管扩径承插管,接管的下部设置有法兰,其上端连接有接管扩径承接管。但该检测管改变了管体的结构 :扩大底管的直径设置接管或底管承接管,在管壁上向外凸起形成法兰,这就需要对管体重新设计过,而一般的管体就不能用了,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中国实用新型公告号为 201343742Y、CN201372446Y 都公开了一种声测管,但都需对管体结构进行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测管,其具有无需改变声测管的管体的结构,方便安装和对接同直径的声测管的管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声测管,至少由两段管体连接构成,两段管体为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相邻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由管接头密封连接,且外端由密封盖密封,所述管接头包括:内套管,内套管包括与第一管体的管径相同的第一套接部和管径大于第一套接部供第二管体嵌设的第二套接部;
第一外套管,第一外套管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的管径相等,第一外套管的中段的内圈具有一抵接环,第一外套管套设至第一套接部上,且第一套接部的轴端抵触在抵接环上,第一管体嵌设至第一外套管背向第一套接部一侧内,且轴端抵触在抵接环上,在第一外套管的外圈设有外螺纹;
第二外套管,第二外套管的管径大于第二套接部或第一外套管的管径,第二套接管的内圈设有与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在第二外套管的螺纹尾部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管径与第二套接部或第一外套管的管径相等,第二管体穿过限位环及第二套接部,并抵接在第一套接部的轴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可以利用管接头实现对接,无需改变管体的结构,利用管接头对后避免出现漏浆堵管的现象,管接头采用螺纹连接,对接时,手动旋转,施工安装非常方便,降低了现场安装的时间。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管接头以及密封盖均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塑料材料为改性PVC。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透过率高,具有更低的超声波衰减。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的牙型为三角形或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的牙型的配合更紧凑,而矩形的螺纹可以使得螺旋更为顺滑。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外套管的外圈和第一外套管背向外螺纹一侧的外圈上均设有防滑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9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