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78173.1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4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民;王德海;宛荣生;黄祥君;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6;C12M1/04;C12M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主动轴 海藻糖 连接架 菌种 上表面 支撑柱 种子罐 罐体 丝杠 电机 体内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充分接触 环形结构 生产设备 下端外壁 转动连接 培养基 底端 发酵 氧气 平行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底端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主动轴平行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和支撑板连接,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罐体内的菌种和培养基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罐体内的菌种都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了菌种的发酵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藻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
背景技术
种子罐是一种用于微生物生长的一种反应设备,通过将培养基和微生物菌种放入种子罐中,利用旋叶旋转将菌种和培养基充分搅拌混合,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还可使菌种充分与氧气等利于生长的气体接触,使菌种更易生长,加速发酵,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海藻糖生产使用的种子罐只单纯的利用叶片对罐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不能使菌种和培养基搅拌充分,同时罐体内下方的不能充分与氧气等气体进行接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罐体内的菌种和培养基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罐体内的菌种都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了菌种的发酵速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环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垂直方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方向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底端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主动轴平行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架和支撑板连接,所述主动轴通过皮带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顶板下方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丝杠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为L形结构,所述支架的底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移动板和罐体的顶端外壁,且延伸至罐体底端,所述搅拌轴外侧固定连接有三组等间距的搅拌叶,所述罐体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C8051F单片机,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PC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点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搅拌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搭接在移动板上。
进一步,所述丝杠外侧设置有双向螺纹,所述移动板与丝杠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丝杠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轴承分别与连接架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罐体,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搅拌叶对罐体内的溶液进行搅拌,提高了菌种的发酵速率;设置第一电机、主动轴、丝杠、移动板,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移动板在丝杠上上下移动,带动搅拌叶在罐体内上下运动,在垂直方向上对罐体内的菌种和培养基进行搅拌,使气体可以进入,提高了菌种与氧气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对罐体内的菌种和培养基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罐体内的菌种都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提高了菌种的发酵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海藻糖生产用种子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81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医药用样本可调节处理桌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淀粉渣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