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7304.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叶蓁;常洪文;张万财;黄文乾;李国栋;吴存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国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组件 夹爪 转运 动力单元 二次电池 转运装置 水平方向移动 水平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 柔性覆盖 升降机构 内表面 驱动 竖直方向移动 方向设置 工作效率 夹持位置 间隔设置 驱动部件 相对设置 地连接 竖直 分设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运装置,用于转运二次电池,其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下方的两列间隔设置的夹爪、柔性覆盖件和用于驱动两列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在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部件;夹爪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连接于基座,夹爪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柔性覆盖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内表面;动力单元,夹持组件通过基座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动力单元包括水平行走机构和升降机构,水平行走机构能够驱动夹持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夹持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装置,能够提高二次电池转运工作效率,降低转运过程劳动强度,保证二次电池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除水处理。由于二次电池电解液是不含水分子的有机物,水的存在对电池有极大危害,会引起电池发热和爆炸,因此在电池注液和封口前一定要经过烘烤除水处理。通常采用烘烤的方式对电池烘烤除水。目前,烘烤段设备电池物流调度主要是采用人工操作机械夹爪将二次电池放置于托盘,然后通过托盘进行转运,转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能够提高转运工作效率,降低转运过程劳动强度,保证二次电池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运装置,用于转运二次电池,其包括: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基座、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基座下方的两列间隔设置的夹爪、柔性覆盖件和用于驱动两列夹爪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在打开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切换的驱动部件;夹爪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连接于基座,夹爪具有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柔性覆盖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内表面;动力单元,夹持组件通过基座与动力单元相连接,动力单元包括水平行走机构和升降机构,水平行走机构能够驱动夹持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夹持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柔性覆盖件背向内表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组件还包括缓冲部件,缓冲部件设置于夹爪远离基座的端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组件还包括物体检测部件,物体检测部件设置于基座下方并且与夹爪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夹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顶升机构,物体检测部件包括与顶升机构相连接的支承件以及设置于支承件上的探测器,顶升机构能够通过支承件带动探测器靠近或远离基座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升机构包括第一伸缩缸和竖向导轨,第一伸缩缸设置于基座上方,支承件与竖向导轨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运装置还包括吸能组件,基座通过吸能组件连接于升降机构,吸能组件用于吸收夹持组件靠近升降机构移动时的动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吸能组件包括导向轴以及与导向轴套设的吸能弹簧,导向轴包括静止部和能够相对静止部伸缩移动的运动部,吸能弹簧的一端抵压于静止部,另一端抵压于升降机构或运动部的端部,夹持组件靠近升降机构时,吸能弹簧能够被压缩以吸收夹持组件的动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运装置还包括防碰撞部件,防碰撞部件包括设置于基座上方的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物体探测传感器,支架与吸能组件间隔设置,物体探测传感器设置于支架远离基座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驱动部件包括第二伸缩缸、与第二伸缩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与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转动件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于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对称设置,驱动部件通过第一连杆与一列中的夹爪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杆与另一列中的夹爪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7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