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5116.8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程丽丽;赵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威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位盘 轴承 下压板 离合板 传动齿轮 离合电机 向下移动 自动抛光机 离合机构 离合 模组 本实用新型 传动功能 厚度比 脱离 弹簧 气缸 伸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包括设立在工位盘轴承两侧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板、下压板、离合电机,所述离合电机与所述离合板连接,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离合板的一端,所述下压板的厚度比离合板的厚度小,所述工位盘轴承与所述工位盘传动齿轮连接,所述工位盘轴承设沟槽,所述下压板伸入所述沟槽,所述下压板在气缸的推动下可以将工位盘轴承向下移动,所述工位盘轴承的下方设有弹簧。当离合电机带动离合板向下移动的时候,下压板会带动工位盘轴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所述工位盘轴承脱离,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其他机构脱离传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产线人员采用人工将手机背板放入治具,后按下启动按钮计时抛光的作业方式。人工作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方式,在科技发展,自动化不断普及的前提下。传统的作业方式采用人工模式,人工作业的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人员放料误差性大,抛光的产能比较低;2,抛光的精度没有办法保证一致性。甚至导致产品有破坏的隐患,例如2次污染,残渣划伤玻璃等风险;3产线人员难以管控抛光品质,人员流动性较强等问题均影响产能。
公开号CN201520602867.4公开了一种带有工件回转支撑装置的抛光机,属于抛光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抛光机支架、安装在抛光机支架上方的磨轮悬臂,磨轮悬臂一端安装有磨轮,抛光机支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工件支撑装置底座,工件支撑装置底座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和圆盘旋转支撑轴,圆盘旋转支撑轴上安装有圆盘,圆盘上沿着圆盘旋转支撑轴均匀分布有四个水平支撑轨,水平支撑轨上套有滑动槽,滑动槽上固定安装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工件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从工件的支撑装置进行创新,实现一台抛光机可以完成多规格工件的抛光的同时,无需复杂设计抛光轮组件,提高抛光机工作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抛光机的成本。该设备的一次能抛光的工件少,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提高产线人员工作效率低,减少劳动力,实现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包括设立在工位盘轴承两侧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板、下压板、离合电机,所述离合电机与所述离合板连接,所述下压板位于所述离合板的一端,所述下压板的厚度比离合板的厚度小,所述工位盘轴承与所述工位盘传动齿轮连接,所述工位盘轴承设沟槽,所述下压板伸入所述沟槽,所述下压板在气缸的推动下可以将工位盘轴承向下移动,所述工位盘轴承的下方设有弹簧。当离合电机带动离合板向下移动的时候,下压板会带动工位盘轴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所述工位盘轴承脱离,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其他机构脱离传动功能。
优选地,所述工位盘轴承上设有插销,所述工位盘传动齿轮上设有销孔,所述插销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所述销孔。在离合机构不工作的情况,工位盘传动齿轮与工位盘轴承连接,工位盘轴承通过传动杆与其他的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离合立板、离合支撑架、离合电机支撑架,所述离合电机支撑架与所述离合支撑架连接,所述离合电机位于所述离合电机支撑架上,所述离合电机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离合立板。
优选地,所述离合支撑架的下方设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三角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离合电机带动离合板向下移动的时候,下压板会带动工位盘轴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所述工位盘轴承脱离,使得工位盘传动齿轮与其他机构脱离传动功能。采用智能化的机器来代替高成本,高密集型的产线作业方式。从而大大提高生产产能,降低劳动成本,实现自动化。此机构性能稳定,没有人工取放痕迹,偏颇倾斜等问题,产能高,一次能抛光几十个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自动抛光机的离合模组的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威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威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5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精密抛光机的作业减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