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合机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4180.4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8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连坚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7/00 | 分类号: | D04B7/00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1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头 编织 机头结构 编织区 分合 安装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编织设备 多色提花 整体效率 单机头 连接杆 皮带夹 双机头 工作台 多片 纱嘴 保留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合机头结构,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均设置在编织工作台上,编织工作台设有两编织区,两编织区之间保留间隙,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底部均安装连接板,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上均设有皮带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分机头作用:主要运用于多片编织。合机头作用:主要运用于多色提花编织(32把纱嘴),3+3双机头比3系统单机头整体效率提升8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合机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针织机具有省力、高效、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已在纺织工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针织机主要包括机头、机架、针板、底板及电控设备。针板上装配有织针和针脚,底板上设有一个针道及各种三角,电控设备通过操作机头,使机头在机架上沿着针板左右移动,电控设备还控制各种三角实现相应的编织工作。
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现有分合机头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出一种分合机头结构,针对现有有效针板长度无法得到合理控制,本申请通过连接杆来控制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两者间的距离,且两机头可以分别进入对方编织区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合机头结构,主要包括:编织工作台、第一机头、第二机头、坦克链、皮带夹、连接板和连接杆,所述的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均设置在编织工作台上,编织工作台设有两编织区,两编织区之间保留间隙,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底部均安装连接板,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上均设有皮带夹。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板通过皮带夹连接于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两皮带夹呈对称分别布置在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底部,两皮带夹分别与主动力皮带相互连接固定且带动第一机头和第二机头沿着编织工作台来回位移。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板为L形,连接板一端连接于皮带夹底部,两连接板另一端水平相对且镜像对称布置。
具体的,所述的编织工作台两侧均设有坦克链,左侧坦克链与第一机头底部的连接板相互连接,右侧坦克链与第二机头底部的连接板相互连接,电线连接线安装在坦克链内的空槽。
具体的,所述的两编织区之间的间隙为八英寸,连接杆长度为1118mm。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杆长度为53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分机头作用:主要运用于多片编织。如鞋面80寸3+3可以一次下4片,衣片也可以一次下2片。合机头作用:主要运用于多色提花编织(32把纱嘴),3+3双机头比3系统单机头整体效率提升80%。对山板选针动作做了进一步优化,选针不工作时,不会进行预选动作,这样选针就不会在针槽中被抬起,减少了选针的磨损,同时也减少了机头的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合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4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织的凉感针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大圆机的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