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3767.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9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锦城电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15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线盒 盒盖 盒体 加强筋 汽车发动机舱 电线束 挡块 卡口 卡扣 外壁 本实用新型 盖板 槽形 插块 表面开设 车体碰撞 卡接位置 卡扣固定 汽车配件 位置处 下表面 撑开 对线 卡勾 卡块 线束 松动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涉及汽车配件领域,该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位于盒体的正上方,所述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卡口、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所述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卡扣固定连接在加强筋的一端,所述盒盖的外壁镶嵌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加强筋的表面,且挡块位于加强筋中部的位置处,所述盒盖包括盖板和槽形插块,所述槽形插块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盖、盒体、卡扣、卡勾和卡块,解决了现有的护线盒长期使用时经常性与车体碰撞使卡接位置处松动容易被线束撑开,导致护线盒对线束保护不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
背景技术
汽车用护线盒是汽车配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将汽车发动机舱内部的电线束进行收纳,起到保护线束的作用,防止线束受外部环境影响降低了线束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护线盒为了减小占用发动机舱空间,使护线盒容纳线束的体积变小,护线盒长期使用时由于经常性与车体碰撞使卡接位置处松动容易被线束撑开,导致护线盒对线束的保护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解决了现有的护线盒长期使用时经常性与车体碰撞使卡接位置处松动容易被线束撑开,导致护线盒对线束保护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位于盒体的正上方,所述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卡口、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所述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加强筋,且卡扣固定连接在加强筋的一端,所述盒盖的外壁镶嵌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在加强筋的表面,且挡块位于加强筋中部的位置处,所述盒盖包括盖板和槽形插块,所述槽形插块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下表面,所述盖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勾,所述卡勾包括V形卡条和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V形卡条的表面,所述盖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内壁分别开设有渠槽和漏水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盒体包括第一线盒和第二线盒,所述第二线盒垂直设置在第一线盒的右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线盒呈倒置L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口分别与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口位于卡扣靠近盒盖的一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二卡口和第三卡口均位于卡扣远离盒体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电线束总成护线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盖、盒体、卡扣、卡勾和卡块,在使用时将卡勾从第一卡口位置处插入卡入卡扣内部,V形卡条靠近第三卡口的一端贯穿第三卡口后卡在卡扣的外部,使卡块插入第二卡口内部,即可保证卡扣与卡勾完全卡合,且当线束撑开盒盖时带动盒盖向上移动使得卡扣与卡勾的卡合更加紧密,达到了防止线束将盒盖撑开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护线盒长期使用时经常性与车体碰撞使卡接位置处松动容易被线束撑开,导致护线盒对线束保护不佳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块,起到防止线束伸出盒体的外壁,影响卡勾卡入卡扣的作用,且挡块对盒盖向下盖在盒体上起到导向的作用,与卡槽配合使用防止车体碰撞导致盒盖晃动,由于盒盖不容易与盒体发生晃动则卡勾不容易脱离卡扣,达到了紧密且稳定卡接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锦城电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州锦城电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3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