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3686.3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6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鄂珑江;赵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51062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箱 收集管 冷凝液输出管 本实用新型 出气 出气管 进气管 冷凝器 冷却液 管口 伸出 冷却液出口 冷却液入口 凝集 全程 底部壳体 底部连接 壳体侧壁 壳体密封 冷却处理 连续连接 给排水 两端部 弯折处 无间断 灌注 相通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器,包括用于灌注冷却液的冷却箱和位于冷却箱内部的收集管;冷却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收集管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连续连接的V型收集管单元,V型收集管单元弯折处底部连接与其相通的冷凝液输出管,且冷凝液输出管的管口伸出冷却箱底部壳体;收集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口均伸出冷却箱壳体侧壁,冷凝液输出管、进气管、出气管与冷却箱壳体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呼出气冷凝器对收集管进行了全程外围冷却处理,提高了凝集效率,并对冷却箱进行了给排水设计,实现了全程无间断的冷却液收集,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器,属于肺部疾病的检查诊断评估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利用呼吸道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检测检测呼吸道疾病炎症状态的方法是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程度的一种无创手段,具有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实时等优点,且可适用于病情严重患者和儿童(包括婴儿),为监测肺部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不同类型的收集EBC的装置。
中国的申请号为CN201720145021.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用冷凝收集器,该冷凝收集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收集效率低:该冷凝收集器的底部仅留有单个冷凝管输出管口,当患者呼吸气体足够量时,被液化的冷凝液才能在重力作用下滴入输出管内,由于内阱管的长度较长,内阱管的外壁上将附着很多细小的冷凝水珠,这些细小水珠只能在聚成大颗水珠时才能落下,同时,未被冷凝的气体也无法再次收集,因此,导致收集效率低。
2.凝集效率低:该冷凝收集器采用的是内外阱管相套式设计,患者的呼出气体行走于内外阱之间的夹层腔体内,而内阱管内盛有冰水混合物起到凝集气体的作用;外阱管置于空气中,因此没有凝集气体的作用。
3.在更换内阱管时,冷凝液不能连续收集:该冷凝收集器在使用时,为保证实施冷凝时的温度均一稳定,将冰水混合物放入内阱管中,保证呼出气在0°条件下冷凝,然而放入内阱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会因为室温而融化,因此,在患者机械通气收集冷凝器时需要经常更换内阱管,而在更换新的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内阱管时,不能实现全程无间断的收集冷凝液,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可能会对最后的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呼出气冷凝收集器存在的凝集效率低、不能连续收集冷凝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呼出气冷凝器,包括用于灌注冷却液的冷却箱和位于冷却箱内部的收集管;冷却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收集管包括一个或至少两个连续连接的V型收集管单元,V型收集管单元弯折处底部连接与其相通的冷凝液输出管,且冷凝液输出管的管口伸出冷却箱底部壳体;收集管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水平方向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管口均伸出冷却箱壳体侧壁,冷凝液输出管、进气管、出气管与冷却箱壳体密封连接,使冷却箱内部形成密封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呼出气冷凝管对收集管进行了全程外围冷却处理,克服了现有冷凝器仅有内阱管盛装冰水冷却液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箱内装满冷却液,收集管完全置于冷却液中,因此,使用时可以保证所有管壁均与冷却液接触,所有管壁均能起到对管内气体冷凝的作用,以提高凝集效率;本实用新型对冷却箱进行了给排水设计,当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需要更换时,打开冷却液出口排出原来的冷却液,随后关闭冷却液出口,同时,由冷却液入口注入新的冷却液,以保证冷凝效果,在此过程中,收集管的冷凝工作持续进行,实现了全程无间断的冷却液收集,无需停止,更不用打断患者的机械通气。
进一步地,冷凝液输出管、进气管均采用外磨口,出气管采用内磨口,便于与呼吸机的呼吸回路管路连接,增加连接的紧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未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3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