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1614.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管军凯;秦明礼;石磊;鲁慧峰;何庆;王月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76 | 分类号: | C01B21/076;C01B21/072;C01B21/068;C01B21/06;C01B21/08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0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支撑轮 石墨炉管 石英炉管 氮化 氮化反应 加热炉体 加热装置 升降机构 旋转电机 反应炉 进料管 连续式 炉管 炉体 架设 本实用新型 调速螺杆 加热石墨 加热石英 下料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包括氮化反应部分加热炉体以及除碳反应部分炉体;氮化反应部分加热炉体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一端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轮、架设于第一支撑轮上的石墨炉管、带动石墨炉管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设置于石墨炉管一端的第一进料管、以及用于加热石墨炉管的第一加热装置。除碳反应部分炉体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一端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撑轮、架设于第二支撑轮上的石英炉管、带动石英炉管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设置于石英炉管一端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调速螺杆下料机构、以及用于加热石英炉管的第二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氮化物粉体制备方法中,常用的方法由碳热还原法,其原理为碳源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氮化物粉体,例如氮化铝、氮化硅、氮化铬、氮化钛等,通常为了反应完全,需要加入过量的碳源,碳热还原反应后残余的碳需要在空气或氧气中进行煅烧后,才能得到纯度较高的氮化物粉体。现有的制备设置中,由于反应气氛的不同,氮化过程为石墨匣钵,除碳过程为陶瓷匣钵,因此其涉及换舟过程,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降低其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包括氮化反应部分加热炉体以及除碳反应部分炉体;
所述氮化反应部分加热炉体设置于架高平台,且包括第一下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下箱体上的第一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一端的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支撑轮、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轮上的石墨炉管、带动所述石墨炉管旋转的第一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石墨炉管一端的第一进料管、第一调速螺杆下料机构以及第一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石墨炉管另一端的第一进气管及第一出料管、以及用于加热所述石墨炉管的第一加热装置;
所述除碳反应部分炉体包括第二下箱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下箱体上的第二支撑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一端的第二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二支撑轮、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轮上的石英炉管、带动所述石英炉管旋转的第二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石英炉管一端的第二进料管、第二调速螺杆下料机构以及第二排气管、设置于所述石英炉管另一端的第二进气管及第二出料管、以及用于加热所述石英炉管的第二加热装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环绕设置于所述石墨炉管前半部分,且分隔为三个温度区域。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环绕设置于所述石英炉管前半部分,且分隔为三个温度区域。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材料选自硅碳棒、硅钼棒、金属加热丝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套连续系统,可避免氮化与除碳工艺中更换烧舟的问题,同时物料不断翻转,运动,使得反应更加均匀,避免板结,反应时间短,效率高,能保证粉体质量的一致性。同时避免了粉尘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续式氮化-除碳反应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钜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16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制氮系统
- 下一篇:亚硝酰硫酸的连续化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