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71538.8 | 申请日: | 2018-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波;张春才;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 |
| 代理公司: | 11384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青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支架 夹具 工装台架 本实用新型 装配工装 前悬 纯电动汽车 快速更换 生产场地 分装 锁止 总装 匹配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台架、通用支架和夹具;所述夹具固定在通用支架上;所述工装台架设置在通用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夹具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工装,保证了前悬模块分装和总装的精确性,并能够适应复杂的生产场地,还能够自由移动和锁止。另外,通用支架的设计能够匹配多种工装台架,实现快速更换,从而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各生产厂家逐步提高电动车的生产技术。纯电动汽车工装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前悬模块在装配时,需要解决前悬模块的零件数量多、体积大、重量高等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436208U公开了一种汽车副车架分装辅助工装,包括工作台架,工作台架的一侧装配有两个主定位支撑总成,另一侧装配有两个辅助支撑总成。工作台的底部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底脚。该实用新型由于没有设置脚轮,因此需要专用工具将装配好的副车架运输到总装生产线,影响生产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254516U公开了一种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结构,包括:通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前悬架的第一底座和支撑动力总成带变速器的第二底座,并且通用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带锁止结构的脚轮。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整个工装结构的自由移动,但是由于脚轮的高度无法调节,在生产场地存在略有不平的情况下,导致工装结构容易出现瘸腿现象,前悬模块的各部件无法平稳放置。另外,支撑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直接固定在通用支架上,导致通用支架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装移动性差、无法适应复杂的生产场地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电动汽车前悬模块的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台架、通用支架和夹具;所述夹具固定在通用支架上;所述工装台架设置在通用支架上,并通过所述夹具固定。
进一步,所述工装台架包括底座、前副车架定位支撑部、前副车架支撑部、驱动电机支撑部和控制臂支撑部;所述底座可滑动地设置在通用支架上;所述前副车架定位支撑部、前副车架支撑部、驱动电机支撑部和控制臂支撑部均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框架;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且通过矩形空心钢材焊接而成;所述底板固定在框架上,且与框架大小一致。
进一步,所述前副车架定位支撑部包括主定位支撑和辅助定位支撑;所述主定位支撑和辅助定位支撑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框架的棱上,且主定位支撑和辅助定位支撑垂直于底板所处的平面;所述主定位支撑上端为圆形销,所述辅助定位支撑上端为菱形销,其分别支撑在前副车架上的盲孔内。
进一步,所述前副车架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所述第一支撑设置在主定位支撑和辅助定位支撑之间的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框架的两条梁上;所述第四支撑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之间的梁上;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均垂直于底板所处的平面;所述第一支撑、第二支撑、第三支撑和第四支撑上端均固定有支撑橡胶块。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支撑部包括第五支撑和第六支撑;所述第五支撑与第四支撑固定在同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五支撑位于第一支撑和第四支撑之间;所述第六支撑与第三支撑固定在同一连接板上,且所述第六支撑位于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之间;所述第五支撑和第六支撑上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橡胶块。
进一步,所述控制臂支撑部包括控制臂支撑;所述控制臂支撑的数量为2个,分别通过连接板固定在矩形框架的两端;所述控制臂支撑的上端通过一个固定轴和一个可拆装轴固定有控制臂连接件,所述控制臂连接件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橡胶块;所述控制臂连接件可绕固定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1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