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70642.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涛;田崇军;张琼;潘静静;王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425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线芯 引流线 本实用新型 镀锡铜导体 聚酯纤维绳 屏蔽信号线 抗拉 可用 机车 交联聚烯烃外护套 铝塑复合带层 编织屏蔽层 抗干扰性能 强电磁环境 车内设备 高频信号 轨道机车 控制信号 面积相等 同向绞合 移动敷设 传输 抗拉伸 耐弯曲 软铜丝 三层 绝缘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包括绝缘线芯、引流线、聚酯纤维绳、铝塑复合带层、编织屏蔽层和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所述绝缘线芯共四根,每根绝缘线芯包括镀锡铜导体和XLPO绝缘;所述镀锡铜导体和引流线均由19根镀丝径为0.16mm的锡软铜丝分三层同向绞合,且截面积相等;所述引流线设置于两根绝缘线芯之间,且至少与一根绝缘线芯相接触;所述聚酯纤维绳设置于由四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围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轨道机车控制信号的传输,抗干扰性能优异,抗拉伸,耐弯曲;适用于车辆内、外在强电磁环境条件下,也可用于车内设备之间高频信号的传输,移动敷设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能源机车的更新换代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特别是欧洲货运班列的开通,要求在保证机车长时间段远距离不同外部环境运行前提下,保证控制信号及时准确无干扰的传输,保证列车安全稳定运行。在这种背景下,对轨道列车及其配件要求更加苛刻,其中对机车信号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信号线要抗外界强电磁干扰,抗拉伸,耐弯曲及较高的耐候性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满足上述相关要求的高性能信号线满足机车信号传输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包括绝缘线芯、引流线、聚酯纤维绳、铝塑复合带层、编织屏蔽层和交联聚烯烃外护套;所述绝缘线芯共四根,每根绝缘线芯包括镀锡铜导体和XLPO绝缘;所述镀锡铜导体和引流线均由19根镀丝径为0.16mm的锡软铜丝分三层同向绞合,且截面积相等;所述引流线设置于两根绝缘线芯之间,且至少与一根绝缘线芯相接触;所述聚酯纤维绳设置于由四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镀锡铜导体和引流线截面积不小于0.383mm2,直径为0.74~0.76mm。
所述XLPO绝缘的厚度为0.34~0.40mm,所述绝缘线芯的最大外径为1.70mm。
所述四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外部同时左向成缆,绕包铝塑复合带层,成缆节距为38~55mm,成缆外径为3.91~4.07mm。
所述聚酯纤维绳的直径为2.0mm。
所述铝塑复合带层绕包方向为右向,搭盖率50~55%,铝塑复合带层铝面朝内并与引流线相接触;所述编织屏蔽层由丝径为0.16mm的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85%。
所述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厚度为0.64~0.76mm,所述智慧能源机车抗拉屏蔽信号线最大外径为5.80m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下述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四根绝缘线芯和引流线环绕,中心设置聚酯纤维绳的结构,形成一个抗拉整体,避免因外力拉伸造成结构的改变。
(2)本实用新型的铝塑复合带层外加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的组合形式,克服了单纯采用铝塑复合带层屏蔽造成电线不耐弯曲及拉伸的缺点,双组合屏蔽结构抗外界电磁干扰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可满足此信号线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信号传输的需要。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尺寸结构可以在满足电气性能的情况下,具有结构紧凑,耐弯曲,抗拉伸的特点,弯曲半径可达到此信号线最大外径的3倍,移动敷设较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抗拉单元采用聚酯纤维绳,防止因信号线的拉伸造成线芯损伤。
(5)本实用新型的导体外径,绝缘层厚度,成缆节距的设置范围可使线芯之间的电容及线芯与屏蔽层的电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满足美标机车线对电容的要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70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结构的硅橡胶绝缘耐火电缆
- 下一篇:智慧能源机车用低损耗通信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