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7842.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坤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2;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王莹 |
地址: | 41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排气管 自动排气装置 挡板组件 底座 气压平衡机构 排气管内壁 浮球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呈喇叭状 电力控制 节能环保 气压平衡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上端 室内外 外端部 封闭 延伸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管、设置在排气管内的气压平衡机构和挡板组件;气压平衡机构包括底座和浮球,底座内具有呈喇叭状的通道,浮球能够相对于底座移动而封闭和打开所述通道;挡板组件设置在排气管的外端部内,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上端连接在排气管内壁上并向下延伸,第二挡板下端连接在排气管内壁上并向上延伸,第一挡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挡板的上方,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排气管内形成呈S型的通路。该自动排气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需电力控制,经济合理、节能环保,且能有效保证室内外的气压平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系统应用在各种空间环境中,以用于调节空间内的空气状态。公开号为CN1945142A(申请号为200610082318.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风动进排气装置》,其中公开的方案中,在排气口位置设置排风扇,在进风口位置设置进风扇,进而形成换气系统,排出室内浑浊气体,同时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该方案适用于普通的空间环境内使用。对于如档案馆、博物馆库房等对空间环境要求较高的应用环境来讲,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同时,对室内外的气压平衡要求也较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电控的排气阀进行气压平衡的维持,能耗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小虫、杂物容易通过排气管进入到室内,影响室内环境。此外由于室内外的温差,通常会在排气管内形成冷凝水,冷凝会也会通过排气管路回流至室内,造成滴水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在无额外能耗的情况下即能保持室内外气压平衡,同时能够避免杂物、水进入到室内的自动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的气压平衡机构和挡板组件;所述气压平衡机构包括底座和浮球,所述底座内具有呈喇叭状的通道,所述浮球能够相对于底座移动而封闭和打开所述通道;所述挡板组件设置在排气管的外端部内,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的上端连接在排气管内壁上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挡板下端连接在排气管内壁上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二挡板的上方,使得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排气管内形成呈S型的通路。
为了加强排气管的通气,同时方便进入排气管内的水排出,所述排气管上靠近第二挡板的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开口。
为了避免小飞虫进入到排气管内,所述开口上覆盖设置有网板。
为了方便检修,所述排气管上开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靠近所述气压平衡机构设置。
为了促进空气快速流动,所述排气管的内端部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支架支撑设置在所述排气管内。
方便地,所述气压平衡机构的底座通过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气管内,所述支撑板上对应于所述通道设置有开孔。
为了避免小动物钻入排气管内,同时避免排气管内大量进水,所述排气管外端口上覆盖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排气管之间具有空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自动排气装置中的排气管可以实现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连通,在室内气压较高的情况下,通过空气压力作用能够推动浮球离开底座,进而打开底座中的通道,进而使得室内和室外保持连通,当气压平衡后,则浮球复位至底座内,进而封闭底座中的通道,如此则可以有效实现室内外的气压平衡。另外,挡板组件在排气管内构成S型的通路,该通路能够供空气通过,但是第二挡板会阻挡落入到排气管内的水以及杂物落入到室内,有效保证了室内环境的清洁。同时,落入到排气管内的水以及杂物在第二挡板的阻挡下也无法落入到底座中,有效保证了气压平衡机构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坤,未经吴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7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式集成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站用节能环保静音通风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