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7324.3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谭科艳;蔡敬怡;候士田;王喆;袁欣;赵奕然;朱晓华;刘久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10;C02F101/2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谷成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次连接 氧化池 硫酸盐 絮凝池 去除 酸性矿山废水 硫回收单元 处理系统 还原单元 末端净化 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 硫酸盐沉淀 处理效率 净化效果 矿物吸附 硫沉淀 铁沉淀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铁去除单元、硫酸盐还原单元、硫回收单元、锰去除单元和末端净化单元,铁去除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铁氧化池、铁絮凝池和铁沉淀池,硫酸盐还原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硫酸盐氧化池、硫酸盐絮凝池和硫酸盐沉淀池,硫回收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硫氧化池、硫絮凝池和硫沉淀池,锰去除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锰氧化池、锰絮凝池和锰沉淀池,末端净化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末端氧化池、矿物吸附池和末端沉淀池。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控制容易、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硫化物矿山在开采、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含有大量金属(Fe、Mn、Cu、Zn、Ni等)及硫的酸性废水。若这种酸性矿山废水直接排放到地表水中就会使其中的金属和硫元素在底泥中富集,并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本领域针对酸性矿山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中和处理技术,通过向废水中投放碱性中和剂(石灰、硫化钠、碳酸盐矿物等)来实现废水处理,中和法是传统的处理方法,虽可实现一定的废水处理目的,但其存在不易控制、处理效果差的问题;2、微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矿化等来降低其有效性和迁移性,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由人工基质和水生植物组成,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来对废水进行净化,其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的问题;4、渗透—渗析处理技术,其具有分离效率高、无相变、节能的特点,但其存在修复费用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控制容易、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优点,通过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处理技术,提高了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效果,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铁去除单元、硫酸盐还原单元、硫回收单元、锰去除单元和末端净化单元,所述铁去除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铁氧化池、铁絮凝池和铁沉淀池,铁氧化池通过进水管与废水源连接;所述硫酸盐还原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硫酸盐氧化池、硫酸盐絮凝池和硫酸盐沉淀池,硫酸盐氧化池通过管道与铁沉淀池连接;所述硫回收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硫氧化池、硫絮凝池和硫沉淀池,硫氧化池通过管道与硫酸盐沉淀池连接;所述锰去除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锰氧化池、锰絮凝池和锰沉淀池,锰氧化池通过管道与硫沉淀池连接;所述末端净化单元包括通过管道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末端氧化池、矿物吸附池和末端沉淀池,末端氧化池通过管道与锰沉淀池连接,末端沉淀池连接有出水管;其中,铁氧化池、硫氧化池、锰氧化池和末端氧化池中分别设有曝气装置,铁絮凝池、硫酸盐絮凝池、硫絮凝池和锰絮凝池中分别设有搅拌装置,铁沉淀池、硫酸盐沉淀池、硫沉淀池、锰沉淀池和末端沉淀池的上半部内周壁上分别设有漂浮物收集槽,硫酸盐氧化池中投放有硫酸盐还原菌,锰氧化池中投放有锰氧化细菌,末端氧化池中投放有异养菌,矿物吸附池中投放有蛭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酸性矿山废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铁去除单元、硫酸盐还原单元、硫回收单元、锰去除单元和末端净化单元由左上至右下呈落差分布,所述铁沉淀池的出水位置高于硫酸盐沉淀池的出水位置,所述硫酸盐沉淀池的出水位置高于硫沉淀池的出水位置,所述硫沉淀池的出水位置高于锰沉淀池的出水位置,所述锰沉淀池的出水位置高于末端沉淀池的出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未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7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