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反向倍压器、限流器并联电路和电池双向去极化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6000.8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秀清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2H9/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同光路***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倍压器 蓄电池 去极化电路 去极化 限流器 电容器 电弧 半导体开关 傅里叶级数 阿基米德 并联电路 并联组成 层叠成形 电压抖动 断路开关 反向脉冲 缓冲电路 均衡充电 脉冲放电 循环寿命 周期函数 转换触点 电阻器 过电压 两柱式 螺线型 双开关 并联 铁芯 电池 转换 应用 网络 | ||
1.一种直流反向倍压器,其特征在于,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的结构是:
由两柱式铁芯和两个阿基米德螺线型层叠成形带组Cn1和Cn2并联组成,每个成形带组分别由四条成形带构成,四条成形带分别是初始电容成形带C1、C2、C3和C4,并且初始电容成形带C1、C2、C3和C4的电容值依次减小,每条成形带有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出端,初始电容成形带C1、C2、C3、C4的各正极输入极首端引出线和尾端引出线、各负极输出极首端引出线和尾端引出线分别并联,形成公共正极输入端S'+的引出线和公共负极输出端S'-的引出线,初始电容成形带C1、C2、C3、C4所有尾端引出线连接,形成一个公共短路结点S的引出线。
2.一种限流器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反向倍压器,
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的公共正极输入端S'+引出线和公共负极输出端S'-引出线并联连接有薄膜聚丙烯缓冲电容器C和可调金属丝接点磁盘电阻器R,构成限流器(30)并联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流器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
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的公共正极输入端S'+引出线连接在双断口开关(10)电感负载L(15)的一端,与先断后合转换触点开关K1的静触头之间的结点(12)上,公共负极输出端S'-引出线连接在双断口开关(10)的先断后合转换触点开关K1的动触头,与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的动触头之间的结点(13)上,先断后合转换触点开关K1和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的动触头用导线连接;
直流电源V0正极接电感负载L(15)的另一端(11),直流电源V0负极接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的静触点(14),当先断后合转换触点开关K1、与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延迟时间Δt,等于限流器(30)抵消脉冲电路平均延迟时间tm时,Δt=tm,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无弧分断隔离主电路,当主电路短接时,操动双开关先断后合转换触点开关K1、先合后断转换触点开关K2顺序与分断时顺序相反。
4.一种电池双向去极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反向倍压器,
将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中的两组初始电容成形带C1、C2、C3、C4的各正极尾端引出线从公共短路结点S的引出线中分离,且相对应的两个正极尾端引出线并联成一条单独的正极尾端引出线,各个单独的正极尾端引出线按电流以tm为周期函数傅里叶级数4级反向脉冲转换顺序,分别经二极管正向连接至蓄电池组中串联各节电池的1、2、3、4连接点上,每节电池具有内阻r0';
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的公共正极输入端S'+引出线和公共负极输出端S'-引出线并联连接有薄膜聚丙烯缓冲电容器C和续流二极管VD5;
蓄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电流至反激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输入端,反激变换器的脉冲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电感储能WL,反激变换器将初级绕组的储能电流向包含内均衡充电直流反向倍压器C2n(20')电路的限流器(30')并联电路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秀清,未经刘秀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60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