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3523.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5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熊三平;王振耀;郝浩;全洪昌;王玉军;葛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国统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器 温湿度传感器 第二信号 电连接 滑动轮 本实用新型 管片养护 可收纳 套叠式 套叠 支腿 智能化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终端 内嵌式弹簧 技术要求 并列式 棚结构 限位杆 外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包括套叠设置的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均设有蒸养棚支腿,在所有蒸养棚支腿底部均设有可收纳式滑动轮机构,内蒸养棚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外蒸养棚内部设有多个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内蒸养棚外部设有第一信号发射器,外蒸养棚外部设有第二信号发射器,所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第一信号发射器电连接,所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第二信号发射器电连接,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发射器都与远程控制终端电连接,可收纳式滑动轮机构包括滑动轮、限位杆和内嵌式弹簧。本实用新型可套叠的并列式蒸养棚结构,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使蒸养工艺更精准,技术要求更容易达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养护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
背景技术
目前,地模生产线普遍采用蒸养棚蒸养,一个蒸养棚中放置三个模具,整个地模生产线摆放完蒸养棚,脱模时又需要移走蒸养棚,需求大量地操作空间。以现有整个地模生产线为例,生产线上共计59个模具,16个蒸养棚,单个蒸养棚最大占地面积为40㎡。除去混凝土浇筑区及管片降温区、钢筋笼堆放区,场地内空间狭窄,存在安全隐患,既不利于安全生产,又极大地提高浪费蒸养棚的原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可套叠的并列式蒸养棚结构,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使蒸养工艺更精准,技术要求更容易达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包括套叠设置的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所述的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均设有蒸养棚支腿,在所有蒸养棚支腿底部均设有可收纳式滑动轮机构,所述的内蒸养棚内部设有多个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外蒸养棚内部设有多个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内蒸养棚外部设有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的外蒸养棚外部设有第二信号发射器,所有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第一信号发射器电连接,所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第二信号发射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信号发射器和第二信号发射器都与远程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的蒸养棚支腿底部开有容纳腔,所述的可收纳式滑动轮机构包括滑动轮、限位杆和设置在容纳腔内的内嵌式弹簧,所述的滑动轮安装在滑动轮支座上,所述的内嵌式弹簧一端与容纳腔的底部相抵,另一端与滑动轮支座相抵,在容纳腔的腔壁开通有用于滑动轮收纳的第一限位孔和用于滑动轮行走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均为成对设置的,且每对限位孔均对称设置在容纳腔的两个侧壁上,所述的限位杆穿过滑动轮支座上的通孔设置,在蒸养棚支腿底端设有一层软性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均为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之间的间隙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外蒸养棚和内蒸养棚均设有能开启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内蒸养棚的四周和中部,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均匀布置在外蒸养棚的四周和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孔设置在容纳腔的中部,所述第二限位孔设置在容纳腔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为限位销或是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与螺母配合。
进一步的,在与滑动轮正对位置处的所述软性密封胶条上开设有滑动轮穿过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片养护的套叠式移动蒸养棚,
1、蒸养效率高,蒸养棚的密封性和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易获得高温。经过实际检测,在相同蒸汽压力以及供气管径的条件下,蒸养棚内温度比流水线蒸养窑温度要高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国统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国统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35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T梁智能喷淋养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液压取放泥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