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稳度高的喂虾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3407.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程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高明区易海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英伟 |
地址: | 52853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 料仓 本实用新型 传输螺杆 船身 电机 水产养殖设备 电机轴连接 一端设置 排料器 平稳度 和料 连通 船只 重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稳度高的喂虾船,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船身和料仓,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船身的中间位置,所述料仓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管,所述料仓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传输螺杆,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传输螺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一排料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料仓的重心落在喂虾船的中部,有利于船只的平稳行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平稳度高的喂虾船。
背景技术
虾,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得到大众的喜爱,同时,也因为虾养殖容易,利润可观而得到众多养殖户的追捧。在虾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既要考虑如何养出高品质、富有口感的虾,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更好的耕作虾塘,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减轻人工养殖负担,实现规范化管理。
目前市面上已经涌现了多种供渔民巡塘投料的喂虾船,喂虾船上安放有料仓,渔民自身也乘载在喂虾船上,操控着喂虾船的行走以进行撒料,但此类喂虾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料仓大多是设置在喂虾船的船头或船尾处,当在料仓中装入虾料后,喂虾船会出现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此不仅不利于船只的行走,行走效率低,也容易导致翻船的事故发生,平稳度较低,还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平稳度高的喂虾船,料仓的重心落在喂虾船的中部,有利于船只的平稳行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平稳度高的喂虾船,包括船身和料仓,所述料仓设置在所述船身的中间位置,所述料仓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管,所述料仓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内设置有传输螺杆,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传输螺杆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一排料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排料器包括壳体和第二电机,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下固接有圆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转叶,所述转盘与直杆的一端固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直杆上还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固定在所述圆筒的下端,所述直杆与所述壳体的相交处还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衔接管,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衔接管,所述第二衔接管的下端与所述壳体固接,上端与所述第一衔接管的下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送管呈倾斜设置,倾斜角度是25~35°。
优选地,所述船身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旋桨,两侧的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横杆相连,所述横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船身上还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地,所述船尾还设置有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螺旋桨与第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料仓上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料仓上设置有料门,所述料门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料仓上,所述料门上还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料仓的重心是落在喂虾船的中部,有利于船只的平稳行走,料仓中的虾料通过传输螺杆输送至排料器进行排放,结构紧凑,当启动第二电机后,第二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虾料落下至转盘中时,由于受到高速转动转叶的打击,会从开口飞出落下至虾塘而完成撒料工作,由于圆筒的下端是通过轴承与直杆连接,并且第二衔接管与第一衔接管是转动连接的,因此渔夫可手持圆筒进行转动,从而驱动壳体的开口进行转动,以对虾料的排料方向进行控制,使撒料均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高明区易海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高明区易海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