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氟尿嘧啶废水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2151.6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旭东海普南通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挤压装置 氟尿嘧啶 过滤筒 输入管道 废水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顶部开口 输出管道 废水 废水池 进料口 污泥泵 周转罐 粗品 底座 活性污泥法 资源回收率 箱体顶部 依次设置 纵向设置 滤布卷 支撑杆 下端 菌种 连通 残留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氟尿嘧啶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输入管道、输出管道、污泥泵和废水周转罐,还包括污泥挤压装置,所述输入管道上依次设置废水池、污泥泵和污泥挤压装置,所述输出管道上的一端与污泥挤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与废水周转罐连接;所述污泥挤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纵向设置至少两个由滤布卷成的过滤筒,且过滤筒的顶部开口,其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支撑杆用于支撑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顶部开口处的箱体顶部开设进料口,且进料口与输入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了滤液中的氟尿嘧啶粗品,环境污染小,资源回收率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残留在废水中的氟尿嘧啶粗品对活性污泥法的菌种起抑制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尿嘧啶废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氟尿嘧啶是抗嘧啶类药物,须经过酶转化为5-氟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而具有抗肿瘤活性,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抑制DNA的合成。氟尿嘧啶有着很好的临床治疗肿瘤的效果,目前备受各大制药公司的瞩目,其中,氟尿嘧啶粗品废水预处理过程是生产氟尿嘧啶原料药的关键。但是,目前公开的氟尿嘧啶废水处理方法是活性污泥法,在合成氟尿嘧啶粗品的过程中固液分离产生的废水直接进入活性污泥法处理时,固体物质没有完全分离,对生化系统有很大的毒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处理效果,即分离产生废水中含有氟尿嘧啶粗品,对活性污泥法的菌种起抑制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分离方式,确保废水在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前固液分离彻底,一方面增强了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废水中含有的氟尿嘧啶粗品,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氟尿嘧啶废水预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氟尿嘧啶废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废水池、输入管道、输出管道、污泥泵和废水周转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挤压装置,所述输入管道上依次设置废水池、污泥泵和污泥挤压装置,所述输出管道上的一端与污泥挤压装置连接,其另一端与废水周转罐连接;所述污泥挤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纵向设置至少两个由滤布卷成的过滤筒,且过滤筒的顶部开口,其底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支撑杆用于支撑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顶部开口处的箱体顶部开设进料口,且进料口与输入管道连通,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设置与过滤筒数量相等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转盘,所述转盘与过滤筒之间设置锁链,所述箱体的底部与输出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上均设置电磁阀来进行切换污泥挤压装置的运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链的数量至少为三根,且环形阵列设置在过滤筒的上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滤液中的氟尿嘧啶粗品,环境污染小,资源回收率高,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残留在废水中的氟尿嘧啶粗品对活性污泥法的菌种起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污泥挤压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污泥挤压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废水池、2输入管道、3输出管道、4污泥泵、5废水周转罐、6污泥挤压装置、61箱体、62过滤筒、63底座、64支撑杆、65进料口、66驱动电机、67转盘、68锁链、7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旭东海普南通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旭东海普南通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2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