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发泡层防脱机构的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2142.7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华;朱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时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龚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20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层 扶手骨架 左前门 防脱机构 编织网 内壁 磨砂层 编织 本实用新型 玄武岩纤维 固定效果 汽车配件 传统的 粗糙度 接触处 内表面 突起 卡槽 泡层 嵌入 容纳 汽车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设有发泡层防脱机构的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包括一左前门扶手骨架基体,左前门扶手骨架基体的正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发泡层的凹槽,凹槽的内表面设有一磨砂层;还包括一发泡层防脱机构,发泡层防脱机构包括一玄武岩纤维编织而层的编织网,编织网固定在凹槽的内壁,凹槽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插入编织网网孔的突起;发泡层防脱机构还包括用于嵌入发泡层的卡槽,卡槽开设在凹槽的内壁上。本专利通过优化传统的左前门扶手骨架的结构,通过磨砂层以及编织网可以实现发泡层与左前门扶手骨架之间的接触处的粗糙度,保证发泡层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于汽车配件轻质化的设计需求,往往是将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上开设有容纳发泡层的发泡腔,进而实现发泡层的固定在发泡腔,保证汽车配件强度的同时,实现轻质化设置需求,此外通过发泡层的设置,还可以实现缓冲、减震以及隔音的效果。
现有的骨架上的发泡腔为光滑,容易导致发泡后,会出现粘附力不够、发泡层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设有发泡层防脱机构的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以解决发泡层与骨架黏连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发泡层防脱机构的汽车左前门扶手骨架,包括一左前门扶手骨架基体,所述左前门扶手骨架基体的正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发泡层的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设有一磨砂层;
还包括一发泡层防脱机构,所述发泡层防脱机构包括一玄武岩纤维编织而层的编织网,所述编织网固定在所述凹槽的内壁,所述凹槽的内壁还设有用于插入编织网网孔的突起;
所述发泡层防脱机构还包括用于嵌入发泡层的卡槽,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凹槽的内壁上。
本专利通过优化传统的左前门扶手骨架的结构,通过磨砂层以及编织网可以实现发泡层与左前门扶手骨架之间的接触处的粗糙度,保证发泡层的固定效果。此外,编织网还可以增加前门扶手骨架的耐弯折强度。
通过突起,增加发泡层与骨架之间的接触面,保证防脱性的同时,还便于实现编织网与凹槽内壁焊接相连时对编织网的预定位。
通过卡槽,便于在发泡层制备过程中,发泡原料填充至卡槽内,进而实现发泡层上生成与卡槽相匹配的卡钩。实现对发泡层的防脱固定。
所述卡槽是一上端开口的L形槽体,所述L形槽体的上端开口与凹槽导通。进而实现发泡层生成L形卡扣。
所述卡槽是两端均开口的U形槽体,所述U形槽体的两端开口均与凹槽导通。进而实现发泡层生成U形卡扣。
所述编织网位于所述卡槽的槽口处设有一通孔。便于发泡原料填充入卡槽内。
所述突起是一部分埋设在左前门扶手骨架基体上的金属定位件;
所述金属定位件部分嵌入发泡层。
便于保证对编织网的定位固定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插入发泡层内,实现对发泡层的固定。
所述金属定位件的外壁上设有一环状凹槽。
进一步提高发泡层的防脱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内填充有发泡层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内未填充有发泡层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内未填充有发泡层状态下的另一种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时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时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2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车司机座椅按摩器
- 下一篇:汽车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