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61590.5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庞春英;覃远菊;刘通;文希;邱晓佳;王颖珊;刘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春英;覃远菊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血管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椅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包括主体支架,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架固定设有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内部设有转轴,主体支架固定设有方形座,方形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护理垫,护理垫的内部固定设有重力感应装置,主体支架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背,支撑背的表面固定设有充垫层,书体支架活动链接有智能控制杠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更加科学严谨的设计,功能进行了很多的改善,更加有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康复训练,且进一步优化和节约一定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心脑血管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在目前的康复训练椅中,康复训练相对较为费时费力、过于死板,使用舒适度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包括主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固定设有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主体支架固定设有方形座所述方形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护理垫,所述护理垫的内部固定设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主体支架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背,所述支撑背的表面固定设有充垫层,所述书体支架活动链接有智能控制杠杆装置,所述主体支架活动连接于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于动力活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底部都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内部设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架固定设有方形座所述方形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护理垫;
优选的,所述护理垫的内部固定设有重力感应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通过在方形座上加入护理垫,使其能够达到护理患者身体的效果;
2、本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通过整体架构设计的创新,在底部设计有万向轮,使其移动更加方便,不在局限于一个地方;
3、本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通过更加科学的设计分析,在其中加入重力感应装置,此功能可以感应和帮助使用者调整到更有助于身体的坐姿;
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更加科学严谨的设计,功能进行了很多的改善,更加有助于心脑血管患者的康复训练,且进一步优化和节约一定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支架、2第一支撑腿、3第二支撑腿、4第三支撑腿、5 第四支撑腿、6万向轮、7转轴、8方形座、9护理垫、10重力感应装置、 11支撑背、12充垫层、13智能控制杠杆装置、14活动杆、15动力活动装置、16固定带、17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春英;覃远菊,未经庞春英;覃远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61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降落伞自动打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行道树浇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