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5365.0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1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娄建民;卢洪泉;臧运刚;李大东;刘勇;程飞;李术旭;谭光宇;王立明;李积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校检 单片机系统 发动机台架 电源插头 电源开关 控制键盘 连接口 连接座 散热 栏栅 台架 旋钮 本实用新型 壳体上表面 测试 电喷系统 壳体内部 壳体一端 壳体 研发 汽油 侧面 保证 | ||
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涉及一种校检仪。壳体上表面设有电源开关、单片机系统开关、扩展控制键盘、LCD亮度调节旋钮、LCD显示器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壳体一侧面设有散热栏栅,壳体一端面设有台架线束连接口并与电源插头和线束校检笔连接,所述LCD显示器、LCD亮度调节旋钮、扩展控制键盘、电源开关、单片机系统开关、散热栏栅、台架线束连接口、电源插头、线束校检笔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均受壳体内部的单片机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测试M7.8电喷系统下的各种型号的汽油发动机台架用线束,测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检仪,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
背景技术
目前没有对于发动机线束校检的专业仪器,发动机线束的校检都是通过线束连接器用万用表测量线束两端电阻来确定线束的通断,需要查找线束原理图,过程繁琐,耗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包括壳体、LCD显示器、LCD亮度调节旋钮、扩展控制键盘、电源开关、单片机系统开关、散热栏栅、台架线束连接口、电源插头、线束校检笔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状,壳体上表面设有电源开关、单片机系统开关、 扩展控制键盘、LCD亮度调节旋钮、LCD显示器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壳体一侧面设有散热栏栅,壳体一端面设有台架线束连接口并与电源插头和线束校检笔连接,所述LCD显示器、LCD亮度调节旋钮、扩展控制键盘、电源开关、单片机系统开关、散热栏栅、台架线束连接口、电源插头、线束校检笔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均受壳体内部的单片机系统和继电器集成板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测试M7.8电喷系统下的各种型号的汽油发动机台架用线束,测试方便,快捷、结果准确,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线束校检仪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台架线束校检仪,包括壳体11、LCD显示器1、LCD亮度调节旋钮2、扩展控制键盘3、电源开关4、单片机系统开关5、散热栏栅7、台架线束连接口8、电源插头9、线束校检笔10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6,所述壳体11为长方体形状,壳体11上表面设有电源开关4、单片机系统开关5、 扩展控制键盘3、LCD亮度调节旋钮2、LCD显示器1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6,壳体11一侧面设有散热栏栅7,壳体11一端面设有台架线束连接口8并与电源插头9和线束校检笔10连接,所述LCD显示器1、LCD亮度调节旋钮2、扩展控制键盘3、电源开关4、单片机系统开关5、散热栏栅7、台架线束连接口8、电源插头9、线束校检笔10以及多个线束连接座6均受壳体11内部的单片机系统(51单片机)12和8×8继电器集成板13控制。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
1、取待检测台架线束与台架线束连接口8对接;
2、接通电源插头9,打开电源开关4,打开单片机系统开关5,此时LCD显示器1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5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用故障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气道试验转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