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5345.3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广伟;吴洪斌;卢洪泉;臧运刚;娄建民;蔡铭;王锐;李冬玉;王安骞;宋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设置 拔卸器 六方体 新型车 钳夹 丝杠 整车 本实用新型 汽车转向节 上端固定 上端螺纹 通用性强 维修成本 携带方便 开口端 维修 球头 试制 通孔 拆卸 车型 应用 | ||
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涉及一种拔卸器。所述C形钳夹竖直设置且开口端朝下,C形钳夹的顶端与竖直设置的丝杠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六方体,所述六方体的中部设有多功能通孔。本实用新型节省维修时间与维修成本,在整车售后维修及整车试制过程中,更换效率高、应用车型广泛、通用性强、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对汽车转向节球头进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卸器,尤其是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车辆零部件的安装与拆解越来越精密,预留可维修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有些辆底盘各种球头需要维修时,没有生产厂家的专业化工具,难以用传统普通工具进行拆装。
汽车转向横拉杆与摆臂支架通过揺臂球头连接来实现空间转动,揺臂球头的安装方式,将揺臂球头压配在摆臂支架本体上,揺臂球头球杆部分与转向节连接,球杆与转向节配合部分为锥面,通过螺栓紧固。
整车售后维修试制过程中,拆卸或更换各种整车球头及三角托臂总成时,需要将周边零部件拆除,利用工具敲击球杆锥面螺栓从而将球头拆卸下来。由于锁紧螺钉安装力矩较大,整车底盘悬架空间有限,无法将球头及三角托臂总成拆下,多用锤子或其它硬器敲击使之拆卸,拆卸方式过于复杂,且拆解时间较长,拆分过程中易对其它零部件造成不同成度的损伤,造成球头卡死无法拆卸,导致装配维修人员误操作造成其它零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包括丝杠、C形钳夹以及六方体,所述C形钳夹竖直设置且开口端朝下,C形钳夹的顶端与竖直设置的丝杠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六方体,所述六方体的中部设有多功能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节省维修时间与维修成本,在整车售后维修及整车试制过程中,更换效率高、应用车型广泛、通用性强、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对汽车转向节球头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用拔卸器及销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拔卸器,包括丝杠2、C形钳夹3以及六方体5,所述C形钳夹3竖直设置且开口端朝下,C形钳夹3的开口端卡夹在销轴连接器4上,C形钳夹3的顶端与竖直设置的丝杠2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丝杠2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六方体5,所述六方体5可以选用多种工具进行旋转,六方体5的中部设有多功能通孔1,所述多功能通孔1用于在有限空间下,将直径小于8毫米杠杆插入孔中进行旋转丝杠2。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C形钳夹3的开口角度为120°,用于压配在球头摆臂上;所述丝杠2的长度为65mm,丝杠2外螺纹的长度为37mm;所述六方体5的高度为25mm,六方体5的截面外径为17mm,所述多功能通孔1的直径为8mm。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C形钳夹3的上端沿高度方向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杠2的下端旋入所述的螺纹孔内并抵靠在销轴连接器4的上端,C形钳夹3螺纹孔的中心与销轴连接器4的中心同轴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螺纹孔的尺寸为M12×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5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