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5009.9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马帅;周敏;李涛;胥曰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 通风口 内壳 电梯轿厢 弹性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 通风装置 电梯运行 通风换气 外壳外部 挡风板 导流板 有效地 内壁 电梯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包括轿厢内壳、轿厢外壳,所述轿厢内壳设置在轿厢外壳的内部,轿厢内壳的底部与轿厢外壳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减震装置,所述轿厢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轿厢内壳的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与两个第二通风口之间设有挡风板,轿厢的两侧设有贯穿轿厢内壳与轿厢外壳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在轿厢内壳的内壁设有L型挡风板,第三通风口上设有从轿厢内壳延伸至轿厢外壳外部的第一导流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电梯上行时和下行时进行有效地通风换气,提高了电梯轿厢的乘坐品质,改善了轿厢内的空气质量;弹性减震装置可有效降低电梯运行时的震感,进一步提高乘坐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由于电梯轿厢空间狭小,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等因素,会对人体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对电梯开设通风装置。电梯轿厢的轿厢顶通常设有换气扇,换气扇不能形成气流回路,通风换气效果较差,当轿厢内乘客较多时,还是会觉得憋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其通风换气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包括轿厢内壳、轿厢外壳,所述轿厢内壳设置在轿厢外壳的内部,轿厢内壳的底部与轿厢外壳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减震装置,弹性减震装置包括若干个缓冲板和弹性橡胶减压球,弹性橡胶减压球设置在相邻两个缓冲板之间,所述轿厢内壳的顶板外沿延伸部与轿厢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轿厢外壳的顶部设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轿厢内壳的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与两个第二通风口之间设有挡风板,所述轿厢内壳的顶部位于两个第二通风口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分流板,轿厢的两侧设有贯穿轿厢内壳与轿厢外壳的第三通风口,第三通风口倾斜向上从轿厢外通入轿厢内,所述第三通风口在轿厢内壳的内壁设有L型挡风板,L型挡风板的开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第三通风口上设有从轿厢内壳延伸至轿厢外壳外部的第一导流板。
作为改进,所述分流板的两端为斜面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通风口倾斜向下从轿厢内壳的外部通入轿厢内。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通风口的外侧设有向外部两侧倾斜的第二导流板。
作为改进,所述缓冲板为EPE缓冲板。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减震装置由缓冲板与弹性橡胶减压球一体注塑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轿厢两侧可以在电梯上行时和下行时进行有效地通风换气,形成两个气流回路,且不会将气流直接吹向乘客,大大提高了电梯轿厢的乘坐品质,改善了轿厢内的空气质量;轿厢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弹性减震装置,可有效降低电梯运行时的震感,进一步提高乘坐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轿厢内壳,2、轿厢外壳,3、缓冲板,4、弹性橡胶减压球,5、第一通风口,6、第一过滤网,7、第二通风口,8、挡风板,9、支撑杆,10、分流板,11、第三通风口,12、L型挡风板,13、第二过滤网,14、第一导流板,15、第二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5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厢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梯轿厢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