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4866.7 | 申请日: | 2018-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玲;侯宇;郭俊亮;谭秦红;李萍;唐孝国;杨琳;张洪川;刘华;杨再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4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壳 固定板 拉杆 吸盘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管理装置 滑动连接 计算机用 左右两侧 转轴 左端 鼠标 鼠标技术领域 鼠标拖动 水平设置 主轴末端 自动收放 缠绕筒 鼠标线 右端面 左端面 按钮 弹簧 底端 拉环 水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吸盘,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与吸盘的顶端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右侧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左侧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按钮,左侧所述保护壳的左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转轴和缠绕筒实现对鼠标线的自动收放,防止鼠标拖动时扫到桌面上的水杯和文件,避免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采集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因此,对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部分计算机用鼠标线较长,鼠标拖动时容易扫到桌面上的水杯和文件,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同时过长的鼠标线容易阻挡键盘打字,不便于桌面整理,降低办公效率,而且传统的计算机用鼠标腕垫固定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时会摩擦手腕,容易损伤皮肤,反而不利于缓解办公疲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用鼠标管理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吸盘,所述固定板的底端与吸盘的顶端固定连接,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壳,右侧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左侧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按钮,左侧所述保护壳的左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卡块,所述转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缠绕筒,所述缠绕筒的内侧设有鼠标线,所述鼠标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鼠标,所述鼠标的外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钢圈,所述钢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硅胶垫,所述鼠标和硅胶垫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2个,右侧所述卡块的右端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纵切面呈矩形,且左右两侧所述卡块的一端互相卡合。
优选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且鼠标线的外侧通过凹槽与限位板的内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钮与电机电性连接,且按钮的右端与左侧所述卡块的左端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电机、转轴和缠绕筒实现对鼠标线的自动收放,防止鼠标拖动时扫到桌面上的水杯和文件,避免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长度适宜的鼠标线不会阻挡键盘打字,便于桌面整理,提高办公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定位环、钢圈和硅胶垫实现了腕垫跟随鼠标在桌面上滑动,移动鼠标时不会摩擦手腕,避免损伤皮肤,有利于缓解办公疲劳,同时腕垫便于拆卸,适宜不同的工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4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