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3807.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周;王汭;於洪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焊接部 极柱焊接 动力电池 顶盖 激光焊 转接片 本实用新型 转接片本体 角度旋转 超声焊 连接件 极柱 电池极耳 电池内部 电池容量 电芯极耳 焊接方式 短路 焊渣 契合 电池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包括用于连接顶盖极柱和电池极耳的转接片本体,所述转接片本体包括极耳焊接部和极柱焊接部,所述极柱焊接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极耳焊接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极柱焊接部可相对极耳焊接部进行α角度旋转,0≤α≤18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连接件使极柱焊接部和极耳焊接部连接在一起,能使极柱焊接部相对极耳焊接部进行一定角度旋转,可以使现有的顶盖极柱和电芯极耳的焊接方式由先超声焊后激光焊变为先激光焊后超声焊,杜绝电池中引入激光焊焊渣,防止电池内部短路;且该转接片结构设计契合极限顶盖设计理念,能够有效提升电池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使用该转接片的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等,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一般称之为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卷芯、电解液、容纳卷芯和电解液的电池壳体及装配在电池壳体上的顶盖,其中,动力电池为了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采用了极限顶盖设计,该设计将卷芯装配入壳时,需要先进行超声焊将卷芯和转接片焊接在一起,再通过激光焊将转接片和顶盖焊接一起。目前采用的激光焊接方式具有功率高,焊接牢固的特点,但在高功率焊接时会导致铜/铝转接片焊点处熔化,形成熔珠飞溅,如清理不干净,会使电芯后续使用中存在短路等安全隐患。此外,传统的折极耳焊接方式可先将转接片焊接在顶盖上,再将转接片和卷芯焊接在一起,虽然该方法可避免正极激光焊的焊渣引入到电池内部,但缺点是折极耳结构会占用过多的电池内部空间,减少电芯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以解决现有转接片在焊接时需要先超声焊后激光焊而容易出现焊渣问题,避免电芯中引入激光焊焊渣造成电池内部短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包括用于连接顶盖极柱和电池极耳的转接片本体,所述转接片本体包括极耳焊接部和极柱焊接部,所述极柱焊接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极耳焊接部连接在一起,且所述极柱焊接部可相对极耳焊接部进行α角度旋转,0≤α≤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旋转角度α为80~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铰链、铆钉或栓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直径为0.1~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焊接部与所述极耳焊接部之间的电阻≤0.01m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片本体整体呈“山”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焊接部与所述极柱焊接部之间设置有保险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极耳焊接部设置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片为正极转接片或负极转接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接片为铝转接片、铜转接片或合金转接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电芯、电解液、容纳电芯和电解液的电池壳体以及密封安装在电池壳体上的顶盖,电芯极耳通过转接片与顶盖极柱电连接,所述转接片为上述任一段所述的转接片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3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转接片结构及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