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环境污染的油气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3603.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宝林;金哲;李禄;何幸;余节恭;周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54 | 分类号: | B67D7/54;B67D7/80;B67D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丛洪杰;和欢庆 |
地址: | 241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油气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凝液器 阻火器 均流 吸附器 油罐 监测 流量计 总流量 节能技术领域 油罐内部压力 温度变送器 高效回收 挥发油气 气液混合 瞬时流量 现有装置 依次连接 油气压力 有效回收 变送器 排气口 吸收器 真空泵 串联 消耗 环境保护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环境污染的油气回收装置,属于环境保护及节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不能有效回收油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罐、均流凝液器、相互串联的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真空泵、气液混合吸收器和阻火器;油罐排气口、所述阻火器和所述均流凝液器依次连接,所述阻火器和所述均流凝液器之间设有用于监测油气瞬时流量及油气总流量的油气流量计、用于监测油气温度的油气温度变送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油罐内部压力的油气压力变送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易挥发油气的高效回收,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及能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及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环境污染的油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已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高度,同时中央将美丽中国,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
汽/柴油是一种极易挥发的轻质油品,在储存、装卸、运输、零售过程中都会挥发油气。特别是加油机加油过程中地埋油罐的呼吸排放口会产生大量油气散发到大气,挥发散逸到大气中的油气,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各行各业对尾气排放的标准越来越高。目前全国的加油站有些未设油气回收装置,有些即使有油气回收装置,但由于占地面积、运行能耗、处理效率等原因,处理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降低环境污染的油气回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装置不能有效回收油气、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环境污染的油气回收装置,包括油罐、均流凝液器、相互串联的第一吸附器和第二吸附器、真空泵、气液混合吸收器和阻火器;
油罐排气口、所述阻火器和所述均流凝液器依次连接,所述阻火器和所述均流凝液器之间设有用于监测油气瞬时流量及油气总流量的油气流量计、用于监测油气温度的油气温度变送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油罐内部压力的油气压力变送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油气温度变送器和所述均流凝液器之间设有用于降低油气温度的冷却单元。
进一步,还包括油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所述油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设于排放口处,用于监测排向环境中的油气浓度。
进一步,当所述油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监测到油气浓度超标设定值时,油气回收装置开始对吸附器脱附。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器与所述均流凝液器、真空泵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吸附器的出口和所述油气浓度在线监测装置之间设有第三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器的出口处设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第二吸附器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吸附器并列的旁路,所述旁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
进一步,第一吸附器的入口与所述均流凝液器出口连接,真空泵出气口、气液混合吸收器和油罐回气口依次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罐和所述气液混合吸收器之间设有第二阻火器,排放管道的排气口处设有排放口阻火帽。
进一步,所述真空泵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之间设有过滤杂质的管道过滤器。
进一步,第一、第二吸附器的吸附材料为沸石纳米材料。
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该油气回收装置仅设置2个吸附器,即可实现对油气的高效处理,降低了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金宇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3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