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谐波抑制补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2404.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永;贾福康;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康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符亚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抑制 补偿装置 接口模块 连接线路 补偿系统 本实用新型 系统连接 整合 连通 混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波抑制补偿系统,包括N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和N‑1个接口模块,N≥2,任意两个相邻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连接,由于通过接口模块内部的连接线路就能够实现对应接口的连通,那么,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只需与接口模块的相关接口进行连接即可。接口模块将谐波抑制补偿装置之间的所有连接线路整合在一起,无需再设置各个连接线路,也就避免了因使用离散的连接线路而造成系统连接线路比较混乱的问题。而且,系统包括多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能够根据补偿需要投入适当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提升了补偿灵活性、可靠性和精度。另外,系统还可以实现谐波抑制补偿装置的扩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波抑制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已急剧提升,电力产品越来越多,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低压配电电网系统,非线性负载特别是感性负载越来越多。低压电网中无功损耗急剧增加,电网供电能力大受影响,加大了配网的损耗,降低了配电侧电能质量。目前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加强和改善电网的无功补偿状态对于减少配网损耗,提高电能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电力低压配网无功补偿市场用到的大多数无功补偿系统大都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系统和电容器并联晶闸管补偿系统,前者的投切电路采用交流接触器,其触头使用寿命很有限,不适用频繁变化的负荷情况;后者采用的复合开关技术是将晶闸管与继电器接点并联使用,该技术相比前者可靠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结构复杂,故障点增多。而且,整个补偿系统的设备器件之间一旦成型将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扩充,没有预留扩展的可能,不能满足配电网系统的发展规划。
因此,目前的无功补偿系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弊端,存在的弊端均包括无法实现灵活补偿,造成补偿可靠性较差,而且现有的无功补偿系统中的线路较多,连接关系比较复杂,造成连接线路比较混乱。而且,在补偿系统中一旦补偿容量设备数量等确定后短期内无法完成任意扩减,更别提实现高精度补偿;另外,当需要补偿的系统负荷经常出现不稳定且不平衡时,单纯的相同容量的共补型模块或分补型模块将无法满足因负荷不平衡所带来的补偿容量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谐波抑制补偿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无功补偿系统的连接线路比较混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
一种谐波抑制补偿系统,包括N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和N-1个接口模块,N≥2,所述接口模块包括第一接口单元和第二接口单元,所述第一接口单元中的各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单元中的对应接口通过内部连接线路相连接,任意两个相邻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之间设置有一个接口模块,且其中一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对应连接接口模块中的第一接口单元中的相应接口,另一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对应连接接口模块中的第二接口单元中的相应接口。
任意两个相邻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之间通过接口模块进行连接,由于通过接口模块内部的连接线路就能够实现对应接口的连通,那么,谐波抑制补偿装置只需与接口模块的相关接口进行连接即可。接口模块将谐波抑制补偿装置之间的所有连接线路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设备,无需通过很多离散的连接线路将相邻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进行连接,也就避免了因使用离散的连接线路而造成系统连接线路比较混乱的问题。而且,系统包括多个谐波抑制补偿装置,能够根据补偿需要投入适当个数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提升了补偿灵活性、可靠性和精度。另外,系统还可以实现谐波抑制补偿装置的扩展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单元包括第一电气量传输接口和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单元包括第二电气量传输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一电气量传输接口和第二电气量传输接口与对应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通过电气量传输线路对应连接,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与对应的谐波抑制补偿装置通过通信线路对应连接。
通过电气量传输接口以及电气量传输线路实现电气量的传输,通过通信接口以及通信线路实现相关通信,满足数据通信需求,提升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康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康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2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输入缺相掉相切换电路
- 下一篇:一种逆变器谐波治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