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2169.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0;F21V23/04;F21V21/092;F21V33/0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光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块 电连接 物联网技术 变压元件 家用智能 灯具 灯光 充电插头 灯光照射 家具领域 手动调控 照明灯珠 真空吸盘 拾音器 支撑杆 智能化 上电 声控 变压器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属于智能家具领域,包括蓄电池块和灯光控制装置,所述蓄电池块的上方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蓄电池块上电连接有快充变压元件,所述快充变压元件的正面电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蓄电池块的下方通过支撑杆与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的表面电连接有拾音器,所述灯光控制装置下方通过灯光变压器与照明灯珠电连接。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便捷性能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提高了灵活性;2、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可以通过声控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操作简单、方便;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手动调控灯光照射的方向,对光亮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而随着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化的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灯具普遍是固定安装的,而且需要通过手动开启和关闭,智能化、便捷化程度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包括蓄电池块和灯光控制装置,所述蓄电池块的上方设置有真空吸盘,所述蓄电池块上电连接有快充变压元件,所述快充变压元件的正面电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蓄电池块的下方通过支撑杆与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的表面电连接有拾音器,所述灯光控制装置下方通过灯光变压器与照明灯珠电连接,所述照明灯珠与所述灯光变压器之间通过波纹管相连接,所述照明灯珠的外部设置有定向照明筒,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由外壳、控制器、语音指令输入模块、开关按钮和光敏传感器组成,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表面,所述语音指令输入模块、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光敏传感器均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上。
上述结构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墙壁上、屋顶上,并通过所述充电插头、所述快充变压元件接入城市电力网,对所述蓄电池块快速充电充电,由所述蓄电池块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作业提供电力,工作人员可以按下所述语音指令输入模块,向所述控制器中输入用于调节本实用新型开、关、亮度的语音指令,在需要调节灯光时,直接发出语音指令,所述拾音器接收到语音指令,并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中,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灯光变压器的输出电流,从而控制所述照明灯珠的亮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的使用性能,所述真空吸盘与所述蓄电池块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吸盘的材料为橡胶。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的使用性能,所述蓄电池块与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拧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灯光控制装置焊接连接,所述灯光控制装置与所述灯光变压器固定连接,所述灯光变压器与所述波纹管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的使用性能,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照明灯珠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与所述定向照明筒固定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的使用性能,所述拾音器型号为BR-ZS1,所述光敏传感器型号为LXD/GB3-A1DPS。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家用智能灯具的使用性能,所述定向照明筒为圆锥状结构,所述照明灯珠处于圆锥状结构的尖端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便捷性能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提高了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2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警示工作灯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信号指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