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午睡枕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1590.7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睿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睿轩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37202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体 支撑组件 放置孔 前部 本实用新型 生活用品 前端垫 舒适度 通气孔 透气性 午睡枕 上端 护膝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午睡枕,设有枕体,枕体的中部设有穿过枕体的用于放眼、鼻、口的放置孔,枕体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与放置孔相连通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体的前部下方设有将枕体前端垫起一定高度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枕体的前部下方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透气性高、改善护膝舒适度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透气性高、改善护膝舒适度的便携式午睡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午睡是一种缓解疲劳的休息方式,合理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但学校和办公室都很难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于是很多人就直接趴在桌上枕着胳膊睡觉,但这样不仅睡眠效果不好而且会导致压迫手部神经,醒来时会出现胳膊酸麻等症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
目前,为了解决午睡的问题,学生一般使用午睡枕增加午睡的舒适度,现有的午睡枕一般设有枕体,在枕体的中间有一用于放眼、鼻、口的孔;枕体的下部中间两侧设有用于呼吸的通气孔,枕体的外部设有可以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材料等做成的外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舒适度,一般枕体采用的材料都是软质材料,在受到头部重力的时候,都会被压缩变形,则下部中间俩侧的通气孔都会变小甚至几乎消失,不能起到良好通气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气性高、改善护膝舒适度的便携式午睡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午睡枕,设有枕体,枕体的中部设有穿过枕体的用于放眼、鼻、口的放置孔,枕体的下方两侧分别设有与放置孔相连通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体的前部下方设有将枕体前端垫起一定高度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上端与枕体的前部下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放眼、鼻、口的放置孔的前部的枕体上方设有固定额头的凹槽,使头部稳定,避免头部滚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组件由连接上板、折叠板和支撑下板组成,所述的连接上板的上板面与枕体的前部下方相连接,所述的折叠板由多个首尾相互铰接的连接板组成,所述的折叠板的首端的连接板端部与连接上板的端部相铰接,折叠板的尾端的连接板端部与支撑下板相铰接,实现连接上板、折叠板和支撑下板的收纳折叠,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组件设为支撑气囊,所述的支撑气囊上设有手动压力泄放阀,手动压力泄放阀门,使用时通过手动压力泄放阀向支撑气囊中吹气,使气垫支起来为午睡时顺畅地呼吸获得一个良好的空间,避免产生憋闷感,不使用时通过手动压力泄放阀泄放掉气垫内的空气,以节省空间方便携带和收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气囊上设有自动微型充气装置,所述的自动微型充气装置由温度传感器、微型充气泵、控制器和电源组成,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在靠近用于放眼、鼻、口的放置孔一侧的支撑气囊或枕体上,用于感知鼻口附近的温度,微型充气泵和控制器设在支撑气囊上,所述的微型充气泵的进气口设在支撑气囊外侧,微型充气泵的出气口设在支撑气囊的内部,通过微型充气泵对支撑气囊进行充气,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微型充气泵分别与电源相连接,若通气不畅则口鼻附近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超过标准温度,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号传递给微型充气泵,则充气泵就会启动充气而将支撑气囊压力调高,进而使支撑气囊的高度增加,则通气孔就会变大,使口鼻附近的热的空气同外部冷的空气进行对流,使温度下降到标准温度以下,气垫收起的时候,关闭充气系统电源,通过设置在支撑气囊上的手动压力泄放阀泄放掉气垫内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气囊上设有用于感知支撑气囊内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气囊内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和电源相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微型充气泵的工作,通过压力传感器保证支撑气囊中的压力不要超过最大压力以保护支撑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睿轩,未经孙睿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1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