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0754.4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映;刘正其;黄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智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2;H01F27/24;H01F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骨架 铜质导线 电感线圈 电感器 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 高密封性 接线端子 绕线槽 磁芯 粗化 通孔 线层 绝缘层 密封效果 使用寿命 内螺纹 中轴线 胶带 绕线 有压 缠绕 密封 自动化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感器,包括电感骨架、电感线圈、接线端子和磁芯,所述电感骨架上设有绕线槽,在电感骨架的中轴线上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在电感骨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在电感骨架的通孔内安装有磁芯;所述电感线圈由外表设有绝缘层的铜质导线制成,在电感骨架的绕线槽上缠绕有若干层铜质导线。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由于在各层铜质导线间设置聚丙烯粗化膜,在电感骨架与铜质导线之间设置聚丙烯粗化膜,及在电感线圈外包裹有压敏胶带,因此减少了线层与线层之间的空隙,提升了产品的密封效果,也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稳固,实现了密封与绕线同步自动化,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电感器构造是由电感骨架,漆包导线、层间绝缘材料螺旋绕制而成,就是一个简单的绕线磁芯,电感器作为感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电器中。由于结构或者工艺上的问题,传统的电感器存在以下不足:外部环境中的湿气及灰尘极容易在工作时进入线圈内部而造成电感器的线圈的绝缘性能降低;线圈中的线处于松动状态而在工作中会形成噪音;当电感器被置于有固定功能的线路板中时,需要用特殊胶水真空灌封,此工艺不仅会因为电感线圈的线与线中间会残存空气而产生气泡,且通常需要额外的烘烤工序来固化绝缘漆或胶水,其能源消耗大,环保可控性差,生产成本高,密封效果差,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化。此外,电感骨架内的磁芯安置也较不灵活,这给对电感器的检测调试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感器,以有效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密封性的电感器,包括电感骨架、电感线圈、接线端子和磁芯,所述电感骨架上设有绕线槽,在电感骨架的中轴线上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在电感骨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接线端子,在电感骨架的通孔内安装有磁芯;所述电感线圈由外表设有绝缘层的铜质导线制成,在电感骨架的绕线槽上缠绕有若干层铜质导线,在各层铜质导线间设有聚丙烯粗化膜,在电感线圈的两端设有引出导线,在电感线圈外包裹有压敏胶带;所述接线端子的轴心线与电感骨架的中轴线平行,其接线端子与引出导线焊接,焊接处靠近电感骨架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所述磁芯整体呈圆柱状,在磁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磁芯的外螺纹与电感骨架上通孔的内螺纹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感骨架与铜质导线之间设有聚丙烯粗化膜。
进一步,所述接线端子位于电感骨架的同一端上,接线端子经过防氧化处理。
进一步,所述引出导线的材质与电感线圈的材质相同,且引出导线的外表设有绝缘套管。
进一步,所述磁芯的端部还设有缺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由于在各层铜质导线间设置聚丙烯粗化膜,在电感骨架与铜质导线之间设置聚丙烯粗化膜,及在电感线圈外包裹有压敏胶带,因此减少了线层与线层之间的空隙,提升了产品的密封效果,也使产品的结构更加稳固,实现了密封与绕线同步自动化,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由于通孔上设置的内螺纹及磁芯上设置的外螺纹,因此电感骨架内的磁芯安置也很灵活。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器结构简单、生产快捷、密封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电感骨架;110、通孔;200、电感线圈;210、引出导线;220、压敏胶带;300、接线端子;400、磁芯;410、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智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智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0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