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通道电子温控阀优化的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0222.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0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宗;韦长华;王永强;肖丽芬;景勤;朱坚;白杨;巩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K11/02;B60H1/22 |
代理公司: | 32358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闫方圆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板式 换热器 电池冷却回路 电动压缩机 动力总成 汽车车厢 汽车空调系统 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室外冷凝器 电子温控 冷却回路 多通道 冷却回路单元 回路单元 循环回路 状态切换 热泵型 前舱 加热 紧凑 余热 外部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电子温控阀优化的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室外冷凝器、HVAC总成、双层板式换热器、电池冷却回路单元、PTC水加热器回路单元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单元,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室外冷凝器均设置在汽车车厢外部,HVAC总成设置在汽车车厢内部,双层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汽车车厢的前舱内,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电动压缩机循环回路、电池冷却回路、PTC水加热器回路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以及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四回路,通过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多通道电子温控阀的状态切换实现,电池冷却回路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的余热对双层板式换热器进行加热,通过增加双层板式换热器,使汽车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通道电子温控阀优化的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总成,由蒸发器、暖气芯、鼓风扇,空气滤清器等构成,通过把在蒸发器中冷却的空气和在暖气芯中加热的空气进行混合调节,往车内送入适宜的风,创造车内的舒适环境,是车辆的关键部件,尤其使用在热泵型汽车内。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或者乘客的使用舒适度。目前,市面上的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没有集成回收HVAC总成余热功能,导致热泵型汽车的功耗增加;其次,在控制方面,没有采用合理优化控制方案,导致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控制方式不佳;最后,没有集成双层板式换热器,不能对电池冷却、动力总成同时进行来冷却,导致整体结构不够紧凑,增加整个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设计不合理。
因此,如何设计合理优化的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多通道电子温控阀优化的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设置有电动压缩机循环回路、电池冷却回路、PTC水加热器回路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以及第一回路、第二回路和第四回路,通过控制第一多通道电子温控阀、第二多通道电子温控阀、第三多通道电子温控阀的状态切换实现,电池冷却回路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的余热对双层板式换热器进行加热,通过增加双层板式换热器,能够使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紧凑,增加整个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设计合理性,节能环保,循环回路合理运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通道电子温控阀优化的间接热泵型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室外冷凝器、HVAC总成、双层板式换热器、电池冷却回路单元、PTC水加热器回路单元和动力总成冷却回路单元,
所述电动压缩机、第一板式换热器、室外冷凝器均设置在汽车车厢外部,所述HVAC总成设置在汽车车厢内部,所述双层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汽车车厢的前舱内,
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入口端与电动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室外冷凝器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接,形成电动压缩机循环回路,
所述双层板式换热器设置有两路输出管道,一路输出管道内通有制冷剂与电池冷却回路单元相连接,用于汽车的电池包冷却;另一路输出管道内通有制冷剂与PTC水加热器回路单元相连接,用于汽车的PTC水加热器冷却,
所述HVAC总成为暖风芯体、室内蒸发器及风道的集成,分别与双层板式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动力总成冷却回路单元相连接,
所述动力总成冷却回路单元设置在汽车发动舱内,用于发动机及汽车电控箱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50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