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杆接箍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8866.6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银;逄铭玉;魏绍龙;成卫海;刘延文;唐志强;马虎子;张伟涛;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杆 沉孔 下沉孔 承台 承面 抽油 密封圈 抽油杆内螺纹 抽油杆接箍 连接螺纹 上密封圈 下密封圈 扳手方 抽油井 螺纹 接箍 井内 井液 外壁 油杆 腐蚀 保证 生产 | ||
一种抽油杆接箍,体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主体的上部有上推承面,主体的下部有下推承面,主体的外壁上有扳手方,在主体的上部设置上沉孔,所述的上沉孔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主体的下部设置下沉孔,所述的下沉孔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所述的上沉孔里设置上密封圈孔,在所述的下沉孔里设置下密封圈孔,所述的沉孔里能安装密封圈,抽油杆头部推承台能进入所述的沉孔里,因此,抽油油杆由接箍连接成抽油杆柱下入井内后,井液不能进入连接螺纹内,螺纹不会发生腐蚀,抽油杆的连接不会失效,保证抽油井能正常抽油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抽油用的井下设备,是连接抽油杆用的接头,具体是一种抽油杆接箍。
背景技术
石油标准SY/T 5029《抽油杆》中规定,抽油杆的长度为8-9m,如与配套的抽油泵下井深度为1500m,则抽油杆根数为100多根,这些抽油杆需要用抽油杆接箍将其连接起来下入井内。目前的抽油杆接箍的上下端面与抽油杆头部的推承面接触,靠两者的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螺纹锁紧,防止抽油杆之间的连接脱扣。由于此螺纹是在现场边下井边连接的,现场有油泥,容易进入抽油杆接箍的上下端面与抽油杆头部的推承面之间,使其下井后井液通过推承面进入到连接螺纹里,造成螺纹腐蚀,引起连接失效,使抽油杆连接产生脱扣,油井不出油,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抽油杆接箍,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防止井液进入抽油杆与接箍的连接螺纹内,避免发生抽油杆的连接螺纹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体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主体的上部有上推承面,主体的下部有下推承面,主体的外壁上有扳手方,在主体的上部设置上沉孔,所述的上沉孔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主体的下部设置下沉孔,所述的下沉孔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所述的上沉孔里设置上密封圈孔,在所述的下沉孔里设置下密封圈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沉孔里能安装密封圈,抽油杆头部推承台能进入所述的沉孔里,因此,抽油油杆由接箍连接成抽油杆柱下入井内后,井液不能进入连接螺纹内,螺纹不会发生腐蚀,抽油杆的连接不会失效,保证抽油井能正常抽油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的实施例主体1的内部有抽油杆内螺纹1-4,主体1的上部有上推承面1-3,主体1的下部有下推承面1-6,主体1的外壁上有扳手方1-5,在主体1的上部设置上沉孔1-1,所述的上沉孔1-1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主体1的下部设置下沉孔1-8,所述的下沉孔1-8的内径等于抽油杆头部推承台的直径,在所述的上沉孔1-1里设置上密封圈孔1-2,在所述的下沉孔1-7里设置下密封圈孔1-7。
抽油杆头部推承台能进入所述的上沉孔1-1、下沉孔1-8里,可与所述的上沉孔1-1、下沉孔1-8里密封圈配合密封。
本实用新的外径与现有抽油杆接箍的外径相同。虽然所述的上沉孔1-1、下沉孔1-8处的壁厚不能保证很厚,但此处不承受处力,吊卡不卡于此处,所以能保证强度要求。
所述的上推承面1-3与所述的下推承面1-6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抽油杆接箍的度度相同,所述的上推承面1-3与所述的下推承面1-6的技术要求和加工要求与现有抽油杆接箍的两端面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营百华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8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