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8324.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莫思特;李碧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H01F29/04;H01F27/29;H01F27/40;H02P1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分流 变电器 融冰 分流器 防冰 内导体 自耦式 无损 同轴电缆结构 微处理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 分流控制器 微处理器 导体 升压 保温控制 电流需求 精准控制 连接方式 三角星型 主体结构 副绕组 热导线 三绕组 双绕组 原绕组 主流程 降压 变电 星型 变压器 电源 自制 | ||
1.一种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输电线采用同轴电缆结构的自制热导线,其特征在于:三相分流器(61)按照A相、B相和C相三相分别安装在送端电源(63)和受端负载(62)之间;三相分流器由微处理器(65)和三个相同结构的单向分流器构成,三个单向分流器分别为:A相分流器、B相分流器、C相分流器;三个相同结构的单相分流器按一定的方式连接,构成三种不同结构的三相分流器;三相分流器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工作;
单相分流器由分流控制器(16),变电器主体(1),内导体分接开关(17),内导体控制电机(18),输出分接开关(19),输出控制电机(20),外导体温度测量仪(44)构成,对外接口有:原边中性点(4),副边中性点(5),温度传感通信接口(51),分流选通控制接口(52),内导体电流控制接口(53),输出调压控制接口(54),以及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连接端(22)、外导体连接端(23)、输出连接端(24);
三相分流器对外接口有: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A相输出接口(57A),B相输出接口(57B),C相输出接口(57C);
所述三种不同结构的三相分流器分别是双星型结构,星型三角结构,三角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适用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星型三角结构适用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三角星型结构适合于由单相分流器分别为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构成的三相分流器;
所述变电器主体(1)是变压器,含两个原绕组二(10),一个副绕组(11);变电器主体结构分为:升压自耦式变电结构,降压自耦式变电结构,双绕组变电结构,三绕组变电结构,不同结构的变电器分别称为升压自耦式变电器,降压自耦式变电器,双绕组变电器,三绕组变电器;
所述分流控制器(16)是在切换控制电机(30)上连接转动连接杆(31),切换控制电机(30)控制转动连接杆(31)的转动,短路电刷(32)固定在转动连接杆一端,并与内导体输入端子短路连接;分流控制器有三个连接端子:内导体输入端子(29)、外导体输出端子(39)、内导体分接端子(40);内导体输入端子(29)与分流器内导体连接端(22)短路连接,外导体输出端子(39)与变电器输入端口(2)短路连接后,连接到外导体连接端(23),内导体分接端子(40)与内导体分接开关(17)的输出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冰融冰的站用无损三相分流器,其特征在于:三相分流器(61)按照如下方式安装在送端电源(63)和受端负载(62)之间:
A相自制热导线(58A)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A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A)和A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A)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A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A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A)与三相分流器A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A)短路连接,A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A)与三相分流器A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A)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A相输出接口(57A)与受端负载A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B相自制热导线(58B)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B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B)和B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B)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63)B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B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B)与三相分流器B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B)短路连接,B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B)与三相分流器B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B)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B相输出接口(57B)与受端负载(62)B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C相自制热导线(58C)靠近送端电源(63)一侧,C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C)和C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C)短路连接后,与送端电源(63)C相连接;靠近三相分流器一侧,C相自制热导线内导体(60C)与三相分流器C相内导体连接接口(56C)短路连接,C相自制热导线外导体(59C)与三相分流器C相外导体连接接口(55C)短路连接;三相分流器C相输出接口(57C)与受端负载C相之间通过常规输电导线短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83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运维除冰器
- 下一篇:一种直流融冰兼无功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