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7668.8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亮;张绍楠;郭晓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63;H01M10/663;B60H1/00;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马祥明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空调 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动力电池 引风通道 风源 散热器 电池 动力电池系统 加热器出水管 发动机尾气 整车控制器 电池系统 高效节能 进风通道 进水阀门 使用寿命 寿命影响 蒸发风机 转速风机 进风孔 进水管 风门 可调 暖风 水泵 保证 气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电池系统对工作温度的需求,可以提供冷、暖两种风源,也可提供自然风源,实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情况下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可靠工作。包括整车控制器、加热器、空调、动力电池、发动机尾气加热器、电池进风通道、空调引风通道、进水阀门、加热器进水管、加热器出水管、水泵,所述加热器具有可调转速风机、散热器、进风孔,所述空调具有空调蒸发风机,所述空调引风通道具有风门。动力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对其寿命影响较大,如果保证电池工作时的温度在20℃~45℃范围内,其使用寿命可保证达到设计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冷、暖风源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还比较窄,动力电池最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是20℃~45℃,但是车辆运行的环境范围在-40℃~55℃,要求动力电池系统也能在此范围内可靠工作,就必须有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可分为自然冷却、液冷和风冷。其中风冷主要在混合动力客车上应用较多,因而,良好的外围风源决定了风冷电池热管理系统是否能够良好工作重要因素。
目前多数风冷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风源较为单一,有的只提供冷风源,有的仅提供热风源,甚至也有自然风源,无法兼顾部分地区的环境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冷暖双风源结构,根据环境温度实现智能控制风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可以满足电池系统对工作温度的需求,可以提供冷、暖两种风源,也可提供自然风源,实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情况下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可靠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加热器、空调、动力电池、发动机尾气加热器、电池进风通道、空调引风通道、进水阀门、加热器进水管、加热器出水管、水泵;所述加热器具有可调转速风机、散热器、进风孔,所述空调具有空调蒸发风机,所述空调引风通道具有风门;所述空调通过空调引风通道连接加热器,加热器通过电池进风通道连接动力电池,所述发动机尾气加热器与加热器的散热器连接有加热器进水管、加热器出水管,所述加热器进水管近加热器散热器端安装有进水阀门、近发动机尾气加热器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整车控制器与可调转速风机、风门、进水阀门、动力电池、水泵、空调蒸发风机电气连接。
有益效果:动力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对其寿命影响较大,经过长期的试验和使用经验得知,如果保证电池工作时的温度在20℃~45℃范围内,其使用寿命可保证达到设计寿命。如果没有良好的热管理系统,就会因电池滥用导致电池寿命锐减或发生危险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冷、暖风源是解决此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电池热管理系统示意图;
图中:1、电池进风通道,2、空调,3、空调引风通道,4、加热器,5、进水阀门,6、加热器进水管,7、加热器出水管,8、动力电池,9、整车控制器,10、空调蒸发风机,11、发动机尾气加热器,12、水泵,13、空调风门,14、可调转速风机,15、散热器,16、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电池热管理系统,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中虚线表示部件之间电气连接,管路中箭头示意水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7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