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进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7524.2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常春章;华敬华;杨保全;张海霞;曾来仕;杨成达;赵坤;殷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孙亚琳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架 格栅 小导管 山体 注浆 本实用新型 焊接连接 隧道 两层 外插 尾端 腹部 喷射混凝土层 纵向连接筋 防护结构 山体边坡 有效控制 荷载 扰动 形变 减小 抵抗 外部 施工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进洞结构。一种隧道进洞结构,其包括护拱,注浆小导管,山体边坡、仰坡喷锚防护结构,护拱包括位于内侧的格栅拱架、位于格栅拱架外侧的型钢拱架、位于型钢拱架外部和位于格栅拱架内的两层喷射混凝土层,格栅拱架和型钢拱架均由若干榀拱架通过纵向连接筋连接组成,注浆小导管为两层,其中的一层注浆小导管自型钢拱架的腹部向前方以10°~15°外插角与山体相连,且其尾端与型钢拱架焊接连接,另一层注浆小导管自格栅拱架的腹部向前方以10°~15°外插角与山体相连,且其尾端与格栅拱架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减小对山体扰动,降低施工风险,护拱与山体连为一体共同抵抗荷载,有效控制形变,可实现安全、高效、快速进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进洞结构,主要应用于黄土隧道进洞施工,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隧道施工进洞多采用导向墙配合超前管棚支护措施,主要采用拉剪平衡受力原理,对山体自身稳定性依赖性强,周期长、成本高,扰动大。对于黄土隧道,由于土质结构松散,具有湿陷性,自稳能力差,遇水、施工扰动易崩解、坍塌,隧道遇浅埋、偏压复杂地质条件进洞施工风险极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尤其适用于黄土隧道进洞施工的隧道进洞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进洞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明洞式的护拱,注浆小导管,山体边坡、仰坡喷锚防护结构,所述护拱包括位于内侧的格栅拱架、位于所述格栅拱架外侧的型钢拱架、位于所述型钢拱架外部和位于所述格栅拱架内的两层喷射混凝土层1。所述格栅拱架和所述型钢拱架均由若干榀拱架通过纵向连接筋连接组成。所述格栅拱架为钢筋制作,所述型钢拱架为采用工字钢制作,纵向连接筋采用钢筋。所述注浆小导管为两层,其中的一层所述注浆小导管自所述型钢拱架的腹部向前方以10°~15°外插角与山体相连,且其尾端与所述型钢拱架焊接连接,另一层所述注浆小导管自所述格栅拱架的腹部向前方以10°~15°外插角与山体相连,且其尾端与所述格栅拱架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护拱结构强度高,可抵抗较大的载荷,注浆小导管后端与护拱拱架焊接,前端打入山体在后期可通过注浆,将山体与护拱连接为一个整体,护拱与山体可共同抵抗荷载,有效控制形变,采用明洞式护拱,拱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均在洞外便捷施作,可实现安全、高效、快速进洞。
进一步的,为保证护拱底脚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抵抗上部传递荷载不发生沉降倾覆,在所述护拱底部逐榀设置有注浆钢管桩,所述注浆钢管桩下端深入岩层内,所述注浆钢管桩的上端与所述型钢拱架的拱脚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为加强钢管桩的整体受力效果,抵抗护拱水平位移,所述注浆钢管桩之间通过无缝钢管水平焊接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护拱结构强度高,可抵抗较大的载荷,注浆小导管后端与护拱拱架焊接,前端打入山体在后期可通过注浆,将山体与护拱连接为一个整体,护拱与山体可共同抵抗荷载,有效控制形变,采用明洞式护拱,拱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均在洞外便捷施作。利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对山体扰动小,保证了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可降低施工风险;采用明洞式护拱,护拱段采用明挖法施作,拱架安装、喷射混凝土均在洞外便捷施作,可加快施工进度,有效缩短工期,可实现安全、高效、快速进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中,1、喷射混凝土层,2、型钢拱架,3、格栅拱架,4、注浆小导管,5、喷锚防护结构,6、核心土,7、山体,8、注浆钢管桩,9、型钢拱架的纵向连接筋,10、无缝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7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斜巷道的防水闸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防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