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的防水防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6933.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孔宪书;彭云峰;李效东;范英杰;郝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00 | 分类号: | G01W1/00;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6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体 测风装置 底部组件 直槽型 底座 地面气象观测 本实用新型 加热器单元 隔热板 防冰 防水 测量 差压传感器 观测环境 加热控制 结构外形 组件包括 转接 冰冻的 体内部 冰冻 抗雨 扰流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气象观测固态测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的防水防冰结构。包括受感体组件、隔热板和底部组件,受感体组件包括圆柱受感体,圆柱受感体上设置有若干直槽型受感孔,圆柱受感体内部设置有气路转接块和若干差压传感器,底部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温度受感单元和解算单元,受感体组件和底部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圆柱受感体和底座内分别设置有B组加热器单元和A组加热器单元。本实用新型的直槽型压力受感孔克服了结构外形造成的扰流影响,利用了直槽型压力受感孔及智能加热控制的方式,加强了其抗雨淋、防冰冻的能力,在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方面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能够满足冰冻多发区等恶劣观测环境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气象观测固态测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的防水防冰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地面气象观测领域广泛应用的测风传感器如风杯风标式等测风传感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环境影响能力,尤其是抗冰冻影响能力不足:风杯风标的机械结构主要由风感组件和旋转轴构成,在冰冻多发地区,风感组件和旋转轴上结冰会造成测风不准确甚至无法实现测风功能;因此耐受环境能力较高的固态式压力测风装置正在持续发展。但最大的问题是其压力受感孔在大风以及降雨时,压力受感孔会被雨水或水滴封堵,造成所测压力异常,导致测风设备失效。
现有的固态测风装置所设计的压力受感孔一般为1mm~2mm的一个或多个圆孔,受外形限制,受感管路初始向上一小截后向下引入压力传感器对应接压力接口上,但在风雨共同作用下,雨滴或是水汽会附着在其压力受感孔上,由于水滴存在张力,会直接封堵住压力受感孔,造成所测量的压力异常,设备的测风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广泛应用的地面气象测风传感器如风杯风标式旋转部件多,感风组件和旋转轴组件上结冰时无法实现准确测量;目前的固态压力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在大风以及降雨时,其压力受感孔会被雨水封堵,造成所测压力异常,导致测风设备失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的防水防冰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态测风装置压力受感孔的防水防冰结构,包括受感体组件、隔热板和底部组件,受感体组件包括圆柱受感体,圆柱受感体上设置有若干直槽型受感孔,圆柱受感体内部设置有气路转接块和若干差压传感器,底部组件包括底座,底座内设置有温度受感单元和解算单元,受感体组件和底部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圆柱受感体和底座内分别设置有B组加热器单元和A组加热器单元。
进一步的,直槽型受感孔的个数与差压传感器的个数相同,直槽型受感孔宽度为1mm,长度为20mm,壁厚为0.75mm,其后端有一个只直径为5.5mm的圆形孔。
进一步的,B组加热器单元包括圆柱受感体底部安装的B组加热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T3,以及在圆柱受感体顶部设置的一组温度传感器T2,A组加热器单元包括在差压传感器处设置的A组加热器及一个温度传感器T1。
进一步的,A组加热器以及B组加热器所在加热回路上连接有光耦、MOS管和电流检测芯片,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光耦的状态控制加热器回路通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直槽型压力受感孔克服了结构外形造成的扰流影响,利用了直槽型压力受感孔及智能加热控制的方式,加强了其抗雨淋、防冰冻的能力,在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方面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能够满足冰冻多发区等恶劣观测环境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外型图;
图2为压力受感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受感单元布局示意图;
图4为直槽型受感孔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福建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6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水驱动的微电子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