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浮型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449.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8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泽楷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浮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浮型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脚和第二担架面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吊耳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连接滑杆,所述滑杆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脚靠近尾部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使用时,当路面较好时,可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弹簧之间的配合将支撑脚拉出来,使移动轮着地,此时即可将伤者放在担架上推着行走,通过弧形钢与第二弹簧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保护了伤者,并且起到了很好的舒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悬浮型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是一种用于人工运送病人的工具,是目前救护车内的必备装备,以符合病人病情需要,便于病人或伤员躺卧。
目前现有的担架大都不能根据病人的舒适程度来调节平卧还是靠坐,而且在抬放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震动,而有些患者的病情是不能受剧烈震动的,另外现有的担架大都为推车式的,但有些路面是不适合推车行走的,很不方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悬浮型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型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浮型担架,包括支撑板、支撑脚和第二担架面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吊耳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吊耳,所述第一吊耳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连接滑杆,所述滑杆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支撑脚靠近尾部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吊耳,所述支撑脚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支撑板底部,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减震装置,两个减震装置分布在支撑脚外侧,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安装有把手,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担架面板,所述第二担架面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担架面板,所述第一担架面板远离转轴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部滑动连接液压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保护壳、连接杆和活动块,所述保护壳为空心壳体,所述保护壳底部内壁连接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顶端连接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表面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穿过保护壳顶端并延伸至保护壳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壳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块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壳底部连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脚底部开设凹槽的尺寸与滑杆的尺寸相等,所述滑杆与支撑脚底部开设的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液压缸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凹槽内壁,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中间部位底部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连接支撑板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担架面板为空心腔体,所述第二担架面板内腔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钢,所述弧形钢最高点处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部连接第二担架面板底部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两侧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护栏,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上表面设置有头枕,所述第一担架面板与第二担架面板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泽楷,未经孙泽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片材分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血液透析用深静脉置管保护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