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440.5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6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牟宗宝;王金城;宁辉;彭贵胜;秦明达;许环运;包岩;李嘉换;孙晓楠;耿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9/04 | 分类号: | B63H9/04;B63B15/00;B63B45/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体 桅杆 桅灯 风帆 甲板 风帆助航船舶 垂直设置 改进型 横梁 本实用新型 船体中心线 中心线垂直 船舶布置 影响船体 支撑固定 斜支撑 有效地 上管 助航 工作量 改装 船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包括船体(1),以及设置在船体(1)的甲板中部的风帆(2),风帆(2)靠近船体(1)艏部的一侧设有后桅杆(3);后桅杆(3)包括垂直设置在船体(1)的甲板上的后桅灯柱(31),以及连接在后桅灯柱(31)顶端的与船体(1)的中心线垂直的横梁(33);后桅灯柱(31)与船体(1)的甲板之间通过多个斜支撑(32)支撑固定;横梁(33)的顶部连接后桅灯(34);船体(1)的艏部的甲板上垂直设置前桅杆(4),前桅杆(4)的顶部连接前桅灯(5)。本发明有效地避免因为增加风帆导致船舶布置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风险,使得风帆助航手段的推广成为可能。后桅灯柱无需布置在船体中心线上,不影响船体中心线上管系的布置,减少了现有船舶增加风帆的改装工作量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帆助航船舶建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
背景技术
硬质升力型风帆作为一种可以高效利用清洁风能的手段,可以被用作船舶助航的可行方案。为了保证风帆的助推效果,其面积和高度都很大,如图1所示,常规布置方案船舶后桅灯34布置在罗经甲板雷达桅上。如果采用风帆2助航手段,会导致在相当范围内后桅灯34会被风帆2所遮挡;例如在水面102上视点101处,沿一千米视线100(图1中的一千米视线100为简略画法,实际的一千米视线100为一条直线)望向后桅灯34,后桅灯34被风帆2挡住,因此制约了风帆助航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解决了风帆遮挡后桅灯的难题,对于风帆助航在船舶领域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包括船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船体的甲板中部的风帆,所述风帆靠近所述船体艏部的一侧设有后桅杆。
所述后桅杆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船体的甲板上的后桅灯柱,以及连接在所述后桅灯柱顶端的与所述船体的中心线垂直的横梁;所述灯柱与所述船体的甲板之间通过多个斜支撑支撑固定;所述横梁的顶部连接后桅灯。
所述船体的艏部的甲板上垂直设置前桅杆,所述前桅杆的顶部连接前桅灯。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后桅灯柱位于在所述船体的中心线上方的左侧或右侧,所述后桅灯位于所述船体的中心线的正上方。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后桅灯以可拆卸移动的方式固连在所述横梁上。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横梁上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螺栓连接孔,所述桅灯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螺栓连接孔上。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圆形。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方形。
上述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优选方式下,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本发明基于改进型后桅杆灯的风帆助航船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后桅灯布置形式,采用增加后桅灯柱的方案解决了后桅灯的布置问题。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可允许后桅灯柱布置在船舶一侧,进而保证不影响船体中心线管系布置,减小改装工作量,且避免对现有船舶布置进行大的改动。不影响船体中心线上管系的布置,减少了现有船舶增加风帆的改装工作量和成本。斜支撑可以明显减小后桅灯柱的剖面尺寸,并保证结构安全;横梁采用铝合金或玻璃钢等轻质型材,剖面采用圆形、箱形或椭圆形剖面形式,可以在保证强度条件下有效的减轻结构重量。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方案风帆遮挡后桅灯的问题,避免因为增加风帆导致船舶布置不满足规范要求的风险,使得风帆助航手段的推广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机器鱼仿生鱼尾
- 下一篇:一种船舶主机的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