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病理标本取材排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153.4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付莉;黄文瑞;黄红浪;张维;冉静;雷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 |
代理公司: | 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甘紫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610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理 取材 刀片槽 刀片 本实用新型 刀架座 均匀间隔排布 病理标本 病理诊断 漏诊率 割伤 排刀 装卸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取材排刀,包括:一个刀架座及多个刀片,所述刀架座一侧设有多个均匀间隔排布的刀片槽,所述刀片一端固定于对应的刀片槽内,因此,病理工作者无需担心装卸刀片割伤的风险,且刀片槽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病理工作者可以等间距取材,实现减少取材时间并降低漏诊率,帮助病理工作者即能更加轻松的取材,促进病理工作的客观、严谨、方便,又能得到客观、准确的病理诊断,且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ESD标本及子宫内膜标本专用的病理标本取材排刀。
背景技术
ESD((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标本即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标本,该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由内镜粘膜切除术发展而来,手术过程中采用特殊电刀,对超过2cm的早期食管癌、胃癌及癌前病变进行一次性完整的粘膜剥离切除,1999年由日本作家Gotoda等人率先报道,于2001年正式命名。该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局部复发率低,目前在在日本广泛应用,国内临床应用突飞猛进,详细准确的ESD标本病理诊断对临床非常重要,其中对于该ESD标本固定、取材、制片都有特殊要求。
ESD标本取材要求:沿着病变区域距离黏膜标本最近切缘切线的垂直方向改刀,按每2-3mm的距离平行下刀切割组织,将所有组织取材检查。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依然用于上皮性肿瘤浸润前病变的少数诊断之一,在2014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学分类中,其定义为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腺体存在细胞异型,但缺乏明确的浸润证据的各种情况。显然,这是属于浸润前或所谓癌前病变范畴,所以为了不误诊、漏诊,该病例取材时需广泛取材,内膜组织需全部取材包埋。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ESD标本及子宫内膜标本的取材刀,采用普通的病理取材刀按以上要求取材,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普通的病理取材刀切ESD标本及子宫内膜标本时,需要目测间距一刀一刀的盲切,这样导致:1、浪费大量的取材时间及精力;2、目测间距无法达到取材标准的要求,无法保证间距一致,容易造成漏诊;3、两端切缘无法平行整齐,影响技术员包埋及制片;4、两侧切缘不平,技术员修片时可能过修,微小癌变组织可能丢失,导致漏诊或误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省取材时间、便于更换及降低漏诊率的病理标本取材排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病理标本取材排刀,包括:一个刀架座及多个刀片,所述刀架座一侧设有多个均匀间隔排布的刀片槽,所述刀片一端固定于对应的刀片槽内,所述刀架座另一侧固设有刀柄,所述刀架座另一侧凹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刀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卡入件,所述卡槽包括一个位于前端且垂直所述刀架座另一侧面延伸的第一圆柱形孔及一个位于后端且平行所述刀架座另一侧面延伸的第二圆柱形孔,所述第二圆柱形孔贯穿刀架座的左右面,所述卡入件包括一端部具有通孔并恰可沿第一圆柱形孔滑入的杆体及一恰可压缩入通孔及于弹出时恰可容设于第二圆柱形孔内的弹性体。
所述刀架座的边角为弧形。
所述刀柄另一端表面环设有多个凹环。
相邻两刀片间的间距为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肺癌肿瘤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镜取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