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塔筒和塔筒段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5034.9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7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峰;白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03D8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宋海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筒 支架 桥架 风力发电机组 电缆段 申请 间距均匀 周向布置 轴向布置 轴向设置 敷设 内壁 吸附 标准化 电缆 架设 体内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塔筒和塔筒段。其中塔筒段包括:塔筒段本体、桥架、一个以上的支架及一个以上的电缆段;桥架设置于塔筒段本体内,并且桥架沿塔筒段本体的轴向布置;支架的一端与桥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的吸附于塔筒段本体的内壁上,并且支架沿塔筒段本体的周向布置;电缆段沿塔筒段本体的轴向设置于桥架上。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电缆的标准化敷设,而且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架之间的间距均匀合理,并且支架的安装减轻了对塔筒段本体的结构强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塔筒和塔筒段。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的电缆大多采用在现场塔筒吊装前安装一部分,在塔筒吊装后再进行全部安装。现有技术中,电缆安装通常采用方式为,在塔筒壁焊接固定耳板,然后采用连接结构件及电缆夹板固定电缆的安装方式。该方式的优点是将电缆重量分布在各个耳板上,但由于电缆在塔筒内竖直安装,为满足电缆敷设国家标准,电缆夹板之间的间距应当满足小于等于1.5米的标准,因此在现行国家标准下,一节20米的塔筒内需要焊接10至13对耳板。目前随着风力发电机组高度的增加,塔筒的高度一般都超过100米,这时焊接的耳板数量超过了60对。
现有技术的方式会造成多个缺点,例如现场电缆安装方式,耗费项目现场大量工作时间,且现场工人素质参次不齐,电缆的接线敷设质量无法保证统一标准;由于耳板数量较多,导致多焊点影响结构强度降低,为了保证塔筒强度,采用增加塔壁厚度从而导致塔筒重量的增加;由于塔筒是采用一定宽度钢板焊接而成,存在横向焊缝薄弱点,因此在焊接耳板时必须避开焊缝,这会导致部分电缆夹板安装耳板间距大于1.5米,存在不满足电缆敷设标准的情况;另外由于电缆夹板需要通过螺栓与耳板固定,耳板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导致安装施工周期增加的同时还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塔筒和塔筒段,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缆敷设不标准、影响塔筒结构的强度、增加塔筒的重量、安装较为繁琐、或者安装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段,包括:塔筒段本体、桥架、一个以上的支架及一个以上的电缆段;
桥架设置于塔筒段本体内,并且桥架沿塔筒段本体的轴向布置;
支架的一端与桥架连接,另一端选择性的吸附于塔筒段本体的内壁上,并且支架沿塔筒段本体的周向布置;
电缆段沿塔筒段本体的轴向设置于桥架上。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桥架的长度与塔筒段本体的高度相同,并且桥架的两端分别与塔筒段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架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桥架上,支架能沿塔筒段本体的轴向相对于桥架滑动。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架上设置有滑动板,桥架上设置有滑轨,滑动板与滑轨配合滑动。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滑动板上设置有定位杆,定位杆顶抵或穿过滑轨的底面,用于将滑动板与滑轨位置相对固定。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支架的另一端通过吸附组件吸附于塔筒段本体的内壁上,吸附组件包括支撑板及吸附件,支撑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吸附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吸附件包括永磁铁、电磁铁及真空吸盘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组合。
于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桥架为梯型桥架,支架为多个且分别位于梯型桥架的两侧,梯型桥架的两侧边上设置有滑轨。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塔筒包括一个以上如第一方面所示的塔筒段,其中,两相邻的塔筒段内的电缆段通过连接板电连接。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如第二方面提供的塔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50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