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流湿地的恢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2582.6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飞;王磊;林小菲;李增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44276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恢复 集水池 墙体 水岸 本实用新型 森林 水泵 湿地 含水量传感器 过滤器 资源再利用 河流湿地 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 湿地恢复 种植物 水管 物种 河流 水源 景观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流湿地的恢复结构,包括水岸墙体,水岸墙体近水一侧设有带有含水量传感器的集水池,集水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集水池下侧的水下恢复区相连,水下恢复区内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过滤器与集水池相连,水岸墙体远水一侧设有水上森林恢复区,水上森林恢复区中设置有沿着河流走向人为开辟出的游赏景观及休息设施。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好、更全面的进行湿地的保护,水下恢复区可为水上森林恢复区提供充足的水源,水上森林恢复区亦可为水下恢复区提供氧份,使得两湿地恢复区相辅相成,优劣互补,使得资源再利用,并在各恢复区中改善了各中种植物的生存环境,更利于湿地物种的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河流湿地的恢复结构。
背景技术
河流湿地具有特有的内涵与外延性,与河流与陆地直接相连,具有独特的植被、土壤、地形、地貌和水文特性,是多变的、复杂的、独特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河流湿地的的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过程遭到严重破坏,并丧失了系我修复能力。湿地的退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湿地环境的破坏而导致无法观赏丧失旅游价值、湿地调蓄能力的减退而导致的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域污染严重导致的自然环境被破坏,物种灭亡、湿地的管理不善而导致疾病的泛滥等。
以上问题,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流湿地的恢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河流湿地的恢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岸墙体,其采用浆砌块石或砖墙筑成倾斜状,所述水岸墙体近水一侧设有带有含水量传感器的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的下部通过水管与所述集水池下侧的水下恢复区相连,所述水下恢复区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过滤器与所述集水池相连,所述水下恢复区分为高水位区及低水位区,所述水下恢复区由水生动物及水生植物组成,所述水岸墙体远水一侧设有水上森林恢复区,所述水上森林恢复区由湿生乔木组成,所述水上森林恢复区中设置有沿着河流走向人为开辟出的游赏景观及休息设施。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设有集水池砾石层,所述集水池的外壁上设置有含水量传感器。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水生动物以鱼类和鸟类为主,所述鱼类为草鱼、青鱼、沙鳅和鲶鱼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鸟类为白鹳、鹈鹕、白鹭、浮鸥和苇莺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以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为主,再种部分浮叶植物,所述挺水植物位于所述高水位区,所述沉水植物以及所述浮叶植物位于所述低水位区。
进一步地,所述挺水植物为荷花、再力花、水芹、茭白荀和蒲草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和眼子菜的一种或任意组合;所述浮叶植物为玉莲、菱和芡实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湿生乔木为水松、池杉、落羽杉、杜梨和苦楝的任意两种及两种以上组合。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游赏景观包括凉亭及观赏步道,所述观赏步道均采用自然树木残枝再由水泥砌成。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集水池通过注水管为所述水上森林恢复区供水,所述注水管上设有喷头,所述喷头外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未经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稳定塘处理系统
- 下一篇: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