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42569.0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6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董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衣秀丽 |
地址: | 0661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室 连通 第二反应室 固体催化剂 固体催化 混液箱 加料泵 加料箱 进液管 排液管 输液管 液泵 芬顿反应装置 固体催化剂盒 本实用新型 反应混合液 反应室顶部 反应室内壁 污水 充分接触 催化反应 反应进程 反应室间 出液管 排入管 氧化液 催化 保证 | ||
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涉及芬顿反应装置领域,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内壁左右侧设有TiO2层,第一反应室顶部连通设有污水排入管,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顶部均连通设有固体催化剂盒,第一反应室与出液管间通过循环排液管连通,循环排液管上设有第一液泵,第一反应室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加料箱、混液箱、第二加料箱,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加料泵和第二加料泵,混液箱底部与第一反应室间通过进液管连通,进液管上设有第二液泵;本实用新型使得固体催化剂与反应液充分接触混合,将污水和氧化液在固体催化剂的催化下加速反应进程,将反应混合液循环进行催化反应,充分保证了反应的彻底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芬顿反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大都具有有机物浓度高、生物降解性差甚至有生物毒性等特点,目前,部分成分简单、生物降解性略好、浓度较低的废水都可通过组合传统的工艺得到处理,而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的废水治理工作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困难,湿式(催化)氧化法即为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一项有效的新型处理技术。其中芬顿反应为人们最常使用。芬顿反应是无机化学反应,过程是:过氧化氢(H2O2)与二价铁离子Fe的混合溶液将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反应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在印染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焦化废水、含硝基苯废水、二苯胺废水等废水处理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申请号为CN201120125410.0的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芬顿反应装置,包括输送装置和反应桶,反应桶内设有下端开口的混合反应器,反应桶与混合反应器之间的空腔内均匀设置有若干TiO2层,相邻的TiO2层之间设有紫外光灯管,铁盐的各种络合物通过絮凝作用也去处理COD等有机污染物,而TiO2则与Fe2+有协同氧化的作用,更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时,能产生光化学反应。短波紫外线的光子能量较大,对光化学反应特别有效,能直接引起一些物质的化合和分解,在紫外光的作用下,芬顿反应由于铁离子的光还原与过氧化氢光辐射分解的协同作用而使有机物高效降解,从而提高了化学氧化的效率,但该装置反应为一次性,存在反应不充分,固体催化Fenton反应时的接触不够充分。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催化Fenton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下方通过连接管连通设有所述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内设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反应室顶部中心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设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搅拌杆顶部连接,所述第一反应室内壁左右侧设有TiO2层,所述第一反应室顶部连通设有污水排入管,所述第二反应室右侧壁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搅拌叶,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顶部均连通设有固体催化剂盒,所述第二反应室底部连通设有出液管,所述第一反应室与所述出液管间通过循环排液管连通,所述循环排液管上设有第一液泵,所述第一反应室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加料箱、混液箱、第二加料箱,所述第一加料箱、第二加料箱底部分别通过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混液箱,所述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加料泵和第二加料泵,所述混液箱底部与所述第一反应室间通过进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二液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底部均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顶部均设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出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未经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42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